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明长城考实》·点校版
明长城考实
华夏子·著 长城小站·校考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靖边县、吴旗县辖长城

  靖边县位于榆林地区西南部,无定河上游,该县地跨长城南北,地势南高北低,县境整体属鄂尔多斯台地南缘的一部分,县北部为毛乌素沙漠南缘,南部有白玉山横亘。
  长城由横山县龙口村向西南入靖边县境内,其大致走径为:由杨桥畔乡的瓦窑界向西南经沙沟墕,过海拔一千四百八十五米的高墩沙山至盛家峁村。由盛家峁村继续向西南,经龙州乡的胡家梁村至甘沟则村东五华里的地方转为向西,过镇靖乡的二台坬、五台村、麻黄粱至镇靖。由镇靖沿西芦河经席麻湾乡、五梁则乡境至新城乡的磨盘坪村。由磨盘坪村转向酉,经赵宫界、石窑沟乡的阳巷村至牛山涧乡的马家崾嶮村。由马家崾嶮村继续向西约六华里,出靖边县境而入吴旗县界。靖边县境内所辖长城约一百二十华里。
  在吴旗县境内长城转为西北方向约三十余华里入定边县界。
  长城入靖边县境后,基本在沙地的包围之中。夯土墙圮坍严重,所剩部分多为黄沙所没,只有个别地段高出沙面。夯土墩台虽圮塌严重,但尚耸立于沙中。沙沟墕村东有两座砖砌敌楼,砖石已被拆走。由砖窑则向西南,所经之地地势渐高,直至高墩沙山。这段夯土城墙因在黄土梁上,所以遗迹保存下来的较多,较好的地方尚存高三米左右,夯土墙两侧全是积沙。
  高墩沙山顶,有一座较大的土墩台,从附近有碎砖块的情况判定此台原为砖砌,今该台已成为一座土堆,数十里外便可望见,高墩沙山因此而得名。
  由高墩沙山向西南,至芦河北岸,夯土城墙已圮毁,遗迹亦为沙漠所埋,仅有一线六座残存的黄土墩台排在沙漠之中。
  长城过芦河向西南穿过杨桥畔村,村北的夯土墙尚存高四至六米,村中的夯土墙大部分为村民建筑住房所毁,其继续残存的部分,被铲削后高不足一米,做院墙的一部分。这一带夯土墙夯层为十至二十五厘米之间,以十五厘米左右的居多。
  杨桥畔村一带的黄土粘性小,筑墙时曾大量掺入河床淤泥,干后似白灰,所以夯土墙多呈灰色,凝结力很强。
  出杨桥畔村,过鱼靖公路便是杨桥畔的另一自然村,该村内的长城已毁掉,仅村头有一座残存的墩台已被挖空做了砖窑用。长城经此村向西南进入沙梁。沙梁上的夯土墙已圮坍成一道高高隆起的土脊状,墙内外淤满流沙。目前,这一带长城内外已无耕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陕西省绘制的靖边县地图,所标有的营盘村庄,已因荒漠,居民无法生存而迁往杨桥畔等村。
  由杨桥畔至龙州乡龙州村西的长城基本连贯,只是在营盘梁一带有二百多米被铲平修了道路,还有几座已毁的敌楼,其四周散布有大量的绳纹砖块和碎瓦片。我们在营盘梁一座墩台旁的废墟上还发现有瓦当残片。
  明时,这段长城的北半部分,属清平堡驻兵辖守,南半部分属龙州堡辖守。据史载:清平堡为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边备尚书王复置。“周三里八十步,南、北门二,楼铺十座,系极冲中地。隆庆六年加高,万历六年增修,砖砌,边垣长三十一里二百六十步,墩台三十一座。”1
  龙州堡,据《靖边县志》载,为“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巡抚王锐建筑,周围凡二里三百一十六步,高二丈至二丈三、四尺不等。东西门二,楼铺九座。隆庆六年加高,万历六年砖砌,边垣长三十四里,墩台二十座。”2现该堡为龙州乡龙州村所在地。
  由龙州堡向西,长城经二台坬、五台、麻黄粱诸村至伙场坬。这段夯土长城,因其行经之地为黄土地貌,所以墙体保存较好。甘沟则一带南约两华里左右,有一条大体平行于明长城的土墙遗址。
  镇靖堡在伙场坬南,距长城约四华里。据《靖边县志》载:镇靖堡,“明初始守寨门,成化五年巡抚王锐进守笔架城,八年余子俊移兵守之。周围凡四里三分,计四百九十一丈,高二丈二尺,东、南、北城门三,楼铺一十九座。隆庆六年加高,万历六年砖砌,边垣长四十七里,墩台四十三座”。3镇靖堡城,西墙筑于山上,塌毁较重。其余三面居山畔平川,砌砖被拆光,仅残存内部夯土。
  由伙场坬村,长城继续向西南至新城乡张天赐,夯土墙及土筑墩台残存。这段长城之间内侧,明时筑有镇罗堡。据《靖边县志》载:“城设平川,极冲中地。周围三百三十丈,高二丈二尺至二丈六、七尺不等,南北城门二,边垣长三十里,墩台一十座。”此城堡已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毁。4
  由张天赐向西至靖边县与吴旗县交界处的长城,保存状况较前段要好,墙体连贯,较好的地段高约三至五米。墩台亦较好。这段长城明时属靖边营辖守。据《靖边县志》载:“旧治靖边营古夏州兀喇城也。明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巡抚陆矩改筑新城,俗呼新城堡。周围计七百六十三丈二尺,高二丈一尺,楼铺二十座。隆庆六年增修,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砖砌牌墙垛口。过垣长四十五里,墩台三十二座。”5现靖边营为新城乡所在地。
  吴旗县境内所辖三十多华里的长城,墙址整体连贯。由瓦窑湾经二道坝、孙崾嶮至马家湾段,除各村附近、山谷沟壑处人为毁坏外,多为自然圮塌。
  据《靖边县志》载,明时,这段长城主要属宁塞堡辖守。宁塞堡为“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置,周围凡四里三分,楼铺一十八座。隆庆六年加高,万历六年砖砌牌楼垛口。边垣长五十四里零二百八十步。墩台五十四座”。6宁塞堡倾塌已久。
  另外在长城以北,靖边县红墩界乡白城子村,有统万城遗址。据《魏书·铁弗刘虎传》载:夏赫连勃勃定都于统万城,是昌武元年(公元418年)。7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并征发岭北胡汉各族人民十万人筑此都城。后因其城土为白色,故又称为白城子。
  统万城址,今已为毛乌素沙漠所侵。赫连勃勃建城之始,曾临此地,赞叹这一带山青水秀,草泽丰美。《魏书》中亦记载:魏太武帝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西伐赫连昌,攻克统万城,俘获宫人以万数,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8如果统万城周围是一片荒漠,这许多人马牛羊是无法生存的。
  统万城筑城用土,主要是白胶泥和石灰加水蒸发,然后掺上细黄土,一层层地用平夯打实。经实测其夯层厚度不一,城墙夯层基都薄些,上部厚些。而墩台的夯层则较城墙要薄。这样看来,过去根据城墙夯层厚度来判断城墙修筑年代的作法是很值得研究的。
  统万城修筑得十分坚固。当地老乡砌墙用的材料,多是从统万城城墙上顺夯土层切不来的长方形夯土块,其坚硬度不亚于砖。统万城整体遗址尚存,有很大一部分夯土城墙保存较好,特别是城西南角高距地表三十余米的角楼基座,孤立于荒漠之中,数十里外便可望见。
  可见早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夯土筑墙的技术已十分发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榆林府志·关隘》,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卷6,第11页。
  2.3.4.5.6.《靖边县志·城池》,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卷1,第20——22页。
  7.《魏书·铁弗刘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95,第2057页。
  8.《魏书·世祖太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4,第72页。

  << 上页 目录 下页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