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专题 -> 长城数据库系统 -> 长城文献资料库[ 登录 ]/[ 注册 ]  

 
长城文献资料库

[使用说明]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在库中有全文。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有外部参考链接。
·带图标的图书,表明在库中有PDF下载。

RSS 1.0
RSS 2.0

[相关链接]
欢迎访问小站长城数据库系列:
·中国长城建筑数据库
·中国长城地理信息系统
·长城小站谷歌长城专题
·中国长城碑刻铭刻数据库
·历史年表
·长城法律公文库
·长城景区数据库
·长城专家库
·长城视频数据库
·小站图书室
·边墙史料书库 .. 阿伦主编
·小站首页


 长城文献资料库 分类浏览:学科 地域 年代 作者 期刊 排行 最新评论 最新更新

图书信息

《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论纲)上》

作  者:林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燕京学报》 第14期
发表时间:2003-05-01
文  摘:
  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在新石器时代是由东亚蒙古人种的原居民所建立的农业文化带,到战国时代变为由北亚蒙古人种为主的人群所占据的游牧文化带,不只是简单的族群变迁,而是文化、生态环境、族群等变动的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过程。

  全新世的大暖期,整个北方长城地带开始被农业居民占居。在距今四千年之际气侯的乾冷化导致畜牧业比重的逐渐增长。但在春秋以前,古史中所称的西戎、狄、山戎、貊等族,虽在多方面接受了来自欧亚大草原的文化影响,但在生业上仍是半农半牧的。战国时期,蒙古高原上的北亚蒙古人种的游牧人开始大举南下。这时北方长城地带的原居民产生了大动荡和大分化,在长城之外才形成了一个文化上更为统一的、基本上是纯游牧的地带。
正  文:
所谓“中国北方长城地带”,并非指历代所筑长城经由的全体地域,而是指古来中原农业居民与北方游牧人互相接触的地带而言。这个地区东起西辽河流域,经燕山、阴山、贺兰山,到达湟水流域和河西走廊。大体上包括了今天的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 ……
您需要在登录后才能查看全文内容,请您点此登录或者进行新用户注册...>>

简单注册后,即能免费阅读1000多篇长城相关的论文,欢迎您注册为长城小站的用户,参与我们的交流!

参考文献:
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2000年重大项目“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

[1]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41页。
[2] 《大草原の骑马民族——中国北方の青铜器》,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
[3] 陈立柱:《夏文化北播及其与匈奴关系的初步考察》,《历史研究》1997年4期。
[4] 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1期。
[5] 靳枫毅:《夏家店上层文化及其族属问题》,《考古学报》1987年2期。
[6] 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考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初载于《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1、2期合刊,后收入《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7] 在第四次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初载于《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5年。后收入《林沄学术文集》。
[8] 林沄:《戎狄非胡论》,《金景芳九五诞辰纪念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9] 朱泓:《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中国古人种学研究体系》,《我的学术思想》,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10] 同注7。在后来正式发表的这批颅骨的研究报告中,潘其风对此表述为:前一组接近东亚蒙古人种。后一组的“主要种族成分也与东亚蒙古人种接近,但……表现出存在着北亚蒙古人种的基因成分。”(潘其风:《大甸子出土人骨的研究》,《大甸子》附录一,科学出版社,1996。)
[11]在体质人类学上,从颅高和颅长的比值把颅型分为"低颅(或称圆颅)"、"正颅"和"高颅",从颅长和颅宽的比值把颅型分为"长颅"、"中颅"和"短颅",从颅宽和颅高比把颅型分为"阔颅"、"中颅"和"狭颅"。
[12] 朱泓:《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古代种族》(2001年8月在长春举行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
朱泓:《中国西北地区的古代种族》(未刊稿)
[13] 严文明:《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有关问题》,《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
[14] (俄)捷别茨:《苏联古人类学》,1948,莫斯科
(俄)戈赫曼:《外贝加尔古代游牧人的人种特点问题》,《苏联民族学》第6期,1967
(俄)马莫诺娃;《外贝加尔匈奴人的人种学》,《民族史中的人种演进过程》,莫斯科。1974
[15] 杜门:《蒙古匈奴人的人种特征》,《蒙古的古代文化》,新西伯利亚,1985。
[16] 韩康信:《宁夏彭堡于家庄墓地人骨种系特点之研究》,《考古学报》1995年1期。
[17] (俄)捷别茨:《苏联古人类学》,1948,莫斯科
(俄)戈赫曼:《外贝加尔古代游牧人的人种特点问题》,《苏联民族学》第6期,1967
(俄)马莫诺娃;《外贝加尔匈奴人的人种学》,《民族史中的人种演进过程》,莫斯科。1974
[18] 杜门:《蒙古匈奴人的人种特征》,《蒙古的古代文化》,新西伯利亚,1985。
[19] 水涛:《甘青地区早期文明兴衰的人地关系》(发表于2000年),《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20] 田广金:《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时代文化遗存研究》(发表于1989年),《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
魏坚:《试论庙子沟文化》,《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
[21] 田广金、史培军;《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的环境考古研究》(1989年发表),《内蒙古中南部原始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
[22] 王明珂:《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专化游牧业的起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二分本,1994。“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混合经济聚落”一节。
[23] 同注16。
[24] 田广金:《中国长城地带农业—畜牧业—游牧业的发展模式》,1994年9月在天津召开的第五次环渤海考古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后以《中国长城地带における农耕—牧畜—游牧三段阶发展说试论》为题,用日文发表于日本大手前女子大学文学部《游牧骑马民族文化の生成と发展过程の考古学的研究》报告书,1998。
[25] 宋豫秦:《西辽河流域全新世沙质荒漠化过程的人地关系》,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1995。
[26] 李水城:《西拉沐沦河流域的古文化、古环境与人地关系》,在2001年长春举行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
[27] 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9期。
[28] 同注14,“甘青地区文明因素的衰退及其原因”一节。
[29] 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93。
[30] 李曙等:《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遗址农业遗存新发现》,《农业考古》1989年1期。
《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结语的“四、生产与社会发展阶段”。
[31] 郭素新:《再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渊源》,《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1、2期合刊。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朱开沟》,文物出版社,2000。第五章,第二节“人地关系、经济形态、社会发展阶段)
[32] 张景文等:《C14年代测定与中国海陆变迁研究的进展》,《第一次全国C14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84。
[3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齐乌云博士鉴定,研究报告待刊。
[34] 王立新等:《夏家店下层文化渊源刍论》,《北方文物》1993年2期。
王立新等:《再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源流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青果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二十周年考古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8。
[35] 林沄:《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1982年在火奴鲁鲁召开的商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宣读,后发表于会议论文集,即Lin Yun A Reexaminat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Bronzes of the Shang Culture and of the Northern Zone – Studies of Shang Archaeology,Yale University Press,1986.
[36] 林沄:《北方系青铜器的开始》。
[37] 齐亚珍等:《锦县水手营子早期青铜时代墓葬》,《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1期。
[38] 同注2,图3。
[39] 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2000年3期。
[40] А.И.Мартынов Лесостепеая тагар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 Новосибирск 1979. 图版31:18
[41] В.В.Волков Бронзовый и ранный железный век сеаерной Монголии Улан-батор 1976 图6;2。
[42] Jian jun Mei.“Copper and Bronze Metallurgy jn Late Prehistory Xinjiang” Oxford 2000
图2.25:1。(转引自С.С.Черников Восточно- Казахстан в бронзовой веке М. 1960.图64)
[43]О.Н.Бадер Д.А.Крайнов М.Ф.Косарев Эпоха бронзы лесной полосы СССР М. 1987 图42:21、图44:38。
[44] Э.Б.Бадец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амятники в степях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Ленинглад 1980.
图版Ⅴ:22。
[45] 龚国强:《新疆地区早期铜器略论》,《考古》1997年9期,图二:15。
[46] 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图二一:3。
[47] 水野清一、江上波夫:《绥远青铜器》,图版三十六:14。
[48] 林沄:《东胡与山戎的考古探索》,《环渤每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知识出版社,1996年。图一。安德罗诺沃文化的耳环采自:Н.А.Аванесова Сериги и височиные подвески
андронов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Первобытная археология Сибири. Л. 1975.
林沄:《中国东北和北亚草原早期文化交流的一些现象》,(韩国)《博物馆纪要》12,檀国大学校中央博物馆,1997年。蒙古发现的耳环根据:
В.В.Волков Бронзовый и ранный железный век сеаерной Монголии Улан-батор 1976 图16;6。
[49] Emma C. Bunker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Tarim Basin Vicinity and Its Impact o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Peoples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Volume Ⅱ.1998. 611页,图11-16。
[50] 同注34,图二:13

[5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朱开沟》,文物出版社,2000。图版三三:5。
[52] А.Н.Марьяшев А.А.Горячев Памятники кульсайского типа эрохи поздней и финальной
бронзы Семиречья —История и археология Семиречья. Алматы 1999. 图9:1-4,11,12,16。
[53] 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1993年定稿),《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
[54]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
[55] 李水城、水涛:《公元前1千纪的河西走廊西部》,《纪念宿白先生80寿辰文集》(未出版)。
[56] 张学正、水涛等《辛店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
[57] 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1978年吉林大学硕士论文),《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此文认为辛店文化的产生与齐家文化的“大夏河类型”的消失有关;卡约文化的产生与齐家文化“湟水类型”的消逝有关。
[58] 安志敏:《略论甘肃东乡自治县唐汪川的陶器》之补记,《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3年。
[59] 同注49。
[60] 南玉泉:《辛店文化序列及其与卡约、寺洼文化的关系》,《考古类型学的理底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
[61] 同注52。“唐汪式陶器的谱系研究”一章。
[62] 同注49。
[63] 赵化成:《甘肃东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考古类型学的理论和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
[64] 南玉泉等:《寺洼—安国系统陶鬲的序列》,《文物》1987年2期。
[65] 同注48,第二章之3、寺洼文化。
[66] 李水城:《论董家台类型及相关问题》,《考古学研究》三。
[67] 同注48,
[68] 同注58。
[69] 同注48,第二章之7、先周与西周文化。
孙华:《关中商代遗址的新认识——壹家堡遗址发掘的意义》,《考古》1993年1期。
[70] 刘军社:《水系·古文化·古族·古国论——渭水流域商代考古学文化遗存分析》,《华夏考古》1996年1期。
[71] 青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青海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1期。
[72] 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学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1979),《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
[73] 高东陆:《略论卡约文化》,《考古学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93。
又同注48,第四章之2、畜牧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
[74] 胡谦盈:《陕西长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发掘纪略》,《考古学集抻》第6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5] 宝鸡市博物馆:《宝鸡竹园沟等地西周墓》,《考古》1978年5期。
[76] 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宁夏固原西周墓清理简报》,《考古》1993年11期。
[77] 赵生琛:《青海西宁发现卡约文化铜鬲》,《考古》1985年7期。
[7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泾渭工作队:《甘肃庄浪县徐家碾寺洼文化墓葬发掘纪要》,《考古》1982年6期。
[79] 三宅俊成:《中国古代北方系青铜文化の研究》,国学院大学大学院,1999。
[80] 林沄:《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商文化之北界”一节。
[81] 田广金、史培军:《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环境考古学的初步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7年2期。
[82]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清水河县西岔遗址发掘简报》,《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远方出版社,2001。
[83] 曹建恩:《清水河县征集的商周青铜器》和《清水河县碓臼沟遗址调查简报》,《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考古报告集》,远方出版社,2001。
[84] 张映文等:《陕西清涧县李家崖古城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1期。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考古实习组等:《陕西绥德薛家渠遗址的试掘》,《文物》1988年6期。
(薛家渠M1是当地农民先已挖出两件铜器的墓,关于这两件铜器的报导见马润臻:《绥德发现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4年2期,是銎内戈和锛,但无图,北方系的特点不突出)
[85] 吕智荣:《朱开沟古文化遗存与李家崖文化》,《考古与文物》1991年6期。
[86] 黑光等:《陕西绥德焉(左加土旁)头村发现一批窖藏商代铜器》,《文物》1975年2期。
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发现和收藏的商代青铜器》,《考古学集刊》第2集。
高雪《陕西清涧县又发现商代青铜器》《考古》1984/8
吴兰、宗宇《陕北发现商周青铜器》《考古》1988/10
[8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一),文物出版社,1981。图六四。
[88]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考古实习组等:《陕西绥德薛家渠遗址的试掘》,《文物》1988年6期。
图九:15、16。
[89]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北甘泉县史家湾遗址》,《文物》1992年11期。
[90] 李伯谦:《从灵石旌介商墓的发现看晋陕高原青铜文化的归属》,《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3期。
[91] 吉县文物工作站《山西吉县出土商代青铜器》《考古》1985/9
[92] 谢青山、杨绍舜:《山西吕梁县石楼镇又发现铜器》,《文物》1960年7期。
[93] 石楼县人民文化馆:《山西石楼义牒发现商代铜器》,《考古》1972年4期。
[94] 发掘报告待刊。
[95] 郭勇:《石楼后兰家沟发现商代青铜器简报》,《文物》1962年4、5期合刊。
[96] 石楼县文化馆:《山西永和发现殷代铜器》,《考古》1977年5期。图五。
[97] 谢青山、杨绍舜:《山西吕梁县石楼镇又发现铜器》,《文物》1960年7期。
[98] 高雪:《陕西清涧县又发现商代青铜器》,《考古》1984年8期。图三。
[99]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出土文物》文物出版社,1980。图版40。
[100] 晋中考古队:《山西娄烦、离石、柳林三县考古调查》,《文物》1989年4期。
国家文物局等《晋中考古》,文物出版社,1998。结语的202页。
[101] 姚生民:《陕西淳化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6年5期。
[102] 林沄:《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中华书局,1982。后收入《林沄学术文集》。
[103] 沈长云:《元氏铜器铭文补说》,《邢台历史文化论丛》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10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见第三章“随葬陶器”的乙种陶鬲和未分型、式陶罐。
[105] 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灵石族介村商墓》,《文物》1986年11期。图四二、图四三:1
[106] 国家文物局等《晋中考古》,文物出版社,1998。图一三〇:1,图一三四:6。
[107]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商周实习组等:《陕西米脂张坪墓地试掘简报》,《文物与考古》1989年1期。
[108]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文物考古工作总结》I打印稿],1999。
[109] 杨志荣、索秀芬:《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东南部环境考古研究》,《环境考古研究》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0。
[110] 降廷梅:《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全新世孢粉组合及植被探讨》,《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地质出版社,1992。
[111] 宋豫秦;《西辽河流域全新世沙质荒漠化过程的人地关系》,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1995。
[112] 资料存赤峰博物馆。
[113] 克什克腾旗文化馆:《辽宁克什克腾旗天宝同发现商代铜甗》,《考古》1977年5期。
[114] 苏赫:《从昭盟发现的大型青铜器试论北方的早期青铜文明》,《内蒙古文物考古》第2期,1982。
[115] 郭大顺:《辽河流域“北方式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3年1、2期合刊。
王未想:《内蒙古林东塔子沟出土的羊首铜刀》,《北方文物》1994年4期。
邵国田:《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李家营子出土的石范》,《考古》1983年11期。
[116] 朱永刚:《论高台山文化及其与辽西青铜文化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
[117] 辽宁省博物馆等:《建平水泉遗址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2期。
[118] 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发掘资料。
[119] 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汤卓炜副教授鉴定。
[120] 项春松、李义:《宁城小黑石沟石椁墓调查清理报告》,《文物》1995年5期。
[121] 李朝远:《师道簋铭文考释》,《草原瑰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
[122] 林沄:《东胡与山戎的考古探索》。
[123] 董新林:《魏营子文化初步研究》(1993年北京大学硕士论文),《考古学报》2000年1期
[124]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概述辽宁省考古新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朝阳魏营了西周墓和古遗址》,《考古》1977年5期。
咯左县博物馆:《喀左和尚沟墓地》,《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2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喀左高家洞商周墓》,《考古》1998年4期。
979年。图六。
[125]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朝阳魏营了西周墓和古遗址》,《考古》1977年5期。
咯左县博物馆:《喀左和尚沟墓地》,《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2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喀左高家洞商周墓》,《考古》1998年4期。
[125]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辽宁朝阳魏营了西周墓和古遗址》,《考古》1977年5期。
咯左县博物馆:《喀左和尚沟墓地》,《辽海文物学刊》1989年2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喀左高家洞商周墓》,《考古》1998年4期。
[126] 王成生:《辽河流域及邻近地区短铤曲刃剑研究》,《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纪念文集》,1981。
卜箕大:《辽西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98。
[127] 朱永刚;《大、小凌河流域含曲刃短剑遗存的考古学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128] 林沄:《先秦的貊与辽西青铜时代考古》(1994年9月在天津召开的第五次环渤海考古学术讨论会上宣读的论文,未刊)
林沄:《说貊》,《史学集刊》1999年4期。
[129] 韩嘉谷:《大坨头文化陶器群浅析》,《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
[130] 张锟:《京津唐地区的夏商时期遗存》(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1。
[131] 孟昭永等:《河北滦县出土晚商青铜器》,《考古》1994年4期。
[132] 李宗山等:《河北省迁安县出土两件商代铜器》,《文物》1995年6期。
唐山市文物管理处等:《河北迁安县小山东庄西周时期墓葬》,《考古》1997年4期。
[133] 李伯谦:《张家园上层类型若干问题研究》,《考古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34] 杨建华:《试论夏商时期燕山以南地区的文化格局》,《北方文物》1999年3期。
[135]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136] 韩嘉谷、纪烈敏:《蓟县张家园遗址青铜文化遗存综述》,《考古》1993年4期。
[137] 文启明:《冀东商时期古文化遗址综述》,《考古与文物》1984年6期。
张锟:《京津唐地区的夏商时期遗存》(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1


[ 返回 ]
 评论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点此登陆)。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超赞!:] [:好!:] [:窃笑:] [:笑而不语:] [:汗!:] [:囧!:]
表 情: [:大哭!:] [:鞠躬:] [:耶!!:] [:仰慕:] [:骚!:] [:醒一醒:]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