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长城小站
欢迎访问长城小站!!          您当前的位置:关于长城-〉各地长城-〉北京的长城-〉墙子路

专题主编:驴皮

  本专题将随着我们资料的不断积累而更新,我们热诚欢迎您的批评建议和热忱投稿!
点此进入墙子路图片报道

墙子路长城示意图



成大林老师与当地村民蔡世文老师

墙子路长城考察记
作者:郭峰 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委员会理事
  2001年11月17日下午与成老师到墙子路长城,在去泉水河村的半路,只见夕阳下的长城艳丽无比,满山呈现出血红色,蜿蜒的古老长城身披红袍,与天边的晚霞交相辉映。我们立即停车上到半山腰,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这难得的瞬间。我为这个照片起名为:“赤坡舞苍龙”。 拍完照片我们赶往墙子路,这时的天就好象一下子黑了,我们在路边找了一家旅馆住下了,每人5元。
  屋里有四张床,床上有电褥子可以取暖,暖瓶和水杯都在地上,没有桌子和椅子,由于倒水不方便,我想把暖瓶放在窗台上,扒开窗帘一看,嘿,真绝!没窗台!这屋子里的陈设与房子的结构一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当晚这里除了我们还有一个卖豆腐丝的,两个从天津蓟县过来卖玻璃镜子的,一共三伙五人。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老师步行往北一华里进了墙子路村,目的是想看一下墙子路城遗址。一进村口见到一位老者在跑步锻炼,上前打听,老者听说我们要看城墙遗址,面带悦色地说:“我带你们去”。而后又说:“你们问我算是问对了,现在村里人知道这个村子原来什么样的人太少了。”
  老人叫蔡世文,今年整八十岁了。可老人的精神特好,身板也不错,不象这么大岁数的人,与六十多岁的人无异。据老人自己介绍,以前是村里的小学教师,解放后曾担任过两年校长,后来因为家里成份不好被打成了右派,平反后仍担任教师工作,现早已离休,在家已经二十多年了。
  蔡老师带我们从村里到后山整整转了一大圈,不断地指指点点,告诉我们哪里是城门,哪里是庙、库房、古井等等。现在这些古迹都不存在了,而这些古迹则毁于文化大革命,都作为封建迷信的产物被拆除了。现在后山上还残存一段城墙遗址,西侧的一段保存较好,约有四米多高,城墙为石砌。
  墙子路村是重要的军事要地,从这里往东三华里即是墙子岭关(关上村),为明清两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关隘之一。隘口处两山夹峙,易守难攻。这里流经的河流是清水河、(《水经注》称三城水,又称桑谷、桑溪水),是密云县东部地区的一条主要河流。这个小古城在清光绪《密云县志》上有这样的记载:“墙子路城距墙子岭正关三里,明洪武建。周二里有奇,城形正方,后枕山麓,置东、西、南三门,都司驻之,为都城控北墙子路分防。”《日下旧闻考》记有:“城周一里三百一步四尺,三门。”明代墙子岭关驻参将、提都,兵备戍边,清代称墙子路,改设都司、千总、把总。
  蔡老师带着我和成老师看完墙子路城后,又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去看看。走进他家的院子,花木丛生,栽种了很多的盆景,进了屋子又是另一番景致,满满的一屋子菊花,不难看出老人非常勤快。在和老人的交谈中了解到,老人爱好广泛,喜欢书法绘画,吹拉弹唱,还不时地写点文章。看来蔡老师性格开朗,生活得很充实。我们在蔡老师家吃了早饭,告别了他一家人,准备去泉水河村。
  大约八点半左右我们离开了墙子路村,轻车熟路,一会便到了泉水河村。我和老师一起往山上走,上午的光线正适合拍照,我们边走边拍。这里的城砖上有字模的较多,我们不仅拍照还制作了一些拓片。这里的文字为:“河间营造”、“河间营”、“万历十年沈阳营秋防中部造”。下午下山的路上在一块残破的砖上又发现了有“河南营孙都司造”字样,为其拍了照片。
  下午三点多钟,我们回到了清水河南岸的关上村。这里原是和长城连在一起的一个小关城,南山上的长城蜿而下,穿过密云至兴隆的公路连到关城,关城大约有500米见方,原有一个西门和北门,现只存北门的门洞,墩台上的门额石刻“墙子雄关”现保存完好。据1992年《密云县地名志》记载,这个村子有农户88户,三百余人,均为汉族。
  有些使我痛心的是,这里文物保护意识淡薄,关城里的房子、院墙,甚至猪圈、牛圈都是用长城砖砌筑的,上面还有“河间营”字样的砖。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几千的文化,这些古老的印记不但得不到保护,反而遭到人为的破坏,这与我们的国民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加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有了文物保护法,希望加大执法力度,杜绝文物被毁事件。
  2002年3月底我接到蔡老师的电话,告诉我他们村赵景春家门口的石台阶是原来墙子路城东门门洞上的石匾,蔡老师说,想把这块石匾保护下来,经和赵景春商议,蔡老师个人出钱220元.清明节一过,就从他家门口将石匾挖出来,运送到村委会.
  4月6日我和成大林老师驱车前往,见到了这块石匾,石匾上书“永熙门”三个大字,右侧竖排“皇明万历岁在次乙亥仲春吉旦立”,左侧竖排“钦差总督蓟辽等处军务兵部左侍郎关中杨兆书”。石匾尺寸为:长122cm,宽60cm,厚20cm。

  杨兆及墙子路资料
  墙子路城位于密云县城东七十里,周围群山环绕,地势险峻,是明朝长城上的一座重要城池,是北京东部的要隘之一,为兵家必争之地。据文献记载:墙子路城初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明代长城分为九镇。九镇之一是蓟镇,镇以下分西、中、东三协,每协又分四路。 墙子路原名墙子岭,以石匣为中心的西协下的四路为墙子岭、曹家寨、石塘岭、古北口路。因此墙子岭人们又叫墙子路,现在的墙子路村就是当年墙子路的指挥部所在地,城周一里三百一步四尺,置东西南三门,东曰"永熙门",西曰"安边门",南曰"墙子路"。城池建筑全部为砖石结构,墙高二丈五尺许,宽约三丈,城郭大体为长方形,北墙随山势呈半圆形。万历三年(1575年)重修城池,南门楼上有汉白玉匾,正中三个大字:"墙子路",上款为"皇明万历三年岁次乙亥仲春吉旦立"、下款为"钦差总督蓟辽等处军务兵部左侍郎关中杨兆书",字体浑厚刚劲,使城楼倍增壮丽,可惜此门额早已丢失。
  杨兆,陕西省肤施人,嘉靖丙辰进士。隆庆二年十月壬子由山东副使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隆庆四年,由永平兵备副使升右佥都御史。万历元年加右副都御史。万历二年,升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在万历十一年升任工部尚书、太子少保,万历十三年晋升为太子太保,万历十五年去世。
  墙子路从明代起就是兵家逐鹿的战场,明嘉靖年就在此设参将、提调驻守。城内建都司署和把总署。据《四镇三关志》记载:墙子路下辖十一处关寨,长城231里。


长城小站提醒旅行者和背包客:长城的存在,源于您的爱护!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200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