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站 ::   长城专题 〉长城人物 〉爱家乡、爱长城——蔡世文先生纪念专辑

  媒体报道
 

守望长城

程功 北京晚报 2012年09月23日

老人自掏腰包买下的两块匾额为明代大学士杨兆所
书,如今被保护在村中广场两侧的小影壁墙中。
 
蔡世文老先生笙管笛箫、琴棋书画样样在行。

蔡世文自己创作了大量赞美墙子路长城的诗词歌赋。

沿着近乎于90度直角的山凹处,古代工匠们修建了
长城垛口。无论远观近看,皆似如今表示胜利标志
的“V”形,这就是全国唯一的“V”长城。位于密
云县的东部与河北省兴隆县的交界处。

墙子路“V”字长城泉水河村的东段城垛上,多处刻有
“河间”、“万历十年沈阳营秋防中部造”(1583年)、
“振武营右造”等清晰文字。

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摄影志愿服务进山区”,
为孤寡、高龄老人免费拍照。在大城子镇蔡世文是年
龄最大的被摄者。


  在密云县大城子镇墙子路村,91岁的蔡世文老人可算是文化名人。年过九旬的他写村史、办书屋、当导游,忙碌是常态。经过多年搜集整理,十余万字的《可爱的家乡》和《我的家乡——墙子路》两本书成为研究墙子雄关城堡和全国唯一“V”字形长城——泉水河野长城的重要文献。
  
  蔡世文20岁起开始教书,从未改行的他从镇中心小学校长的位置退休后,在家乡自学果树栽培技术,又和乡亲们一起栽种了2000多棵苹果、蜜桃等果树。其间,他走遍了村子附近的大山,渐渐地萌生了将家乡变化记录下来的愿望。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他完成了《可爱的家乡》、《我的家乡——墙子路》两本书的撰写,也成为一位文物保护者。为了写书,蔡世文搜集了很多关于长城和历史方面的书籍,屋里还挂起了一幅“墙子路长城书屋”的匾额。
  
  上世纪90年代末,蔡世文还无意间发现被村民砌在台阶上的明代墙子路长城雄关“永熙门”和“安边门”石匾,于是他自掏腰包花了350元将石匾买下,交由村里保存。对于家乡墙子路长城的历史和各种传说、趣闻他更是烂熟于心,他抄录保存的“观音洞”石刻碑文现已被收录于县志……
  
  如今,老人的生活平淡充实。去年女儿把他接到县城居住,但耄耋之年的他心中依然放不下魂牵梦绕的长城和长城脚下的小村庄,最后还是坚持搬回老家居住。现在的老人,每天早晨遛遛弯儿看看长城,和村里人聊聊天,遇到来游玩的长城爱好者,便一起交流长城的传说和故事。按他的话说,“年纪大了,爬不动长城了,但每天能看看长城也心满意足了!”
  

密云八十老叟建起“小康书屋”

贾海江 人民网 2004年06月04日15:56

  密云县大城子镇墙子路村,83岁的蔡世文老人 ,把自家的小院建成了供乡亲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小康书屋”,在山里传为佳话。
  农历逢五是密云县大城子镇农民赶大集的日子。
  火热的集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蔡世文老人的“小康书屋”赶大集 ,每月的三个集期日他是逢五必到, 带来实用技术、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等书籍 ,一边给赶集的人讲解,一边办借阅,成为山里大集的独特文化风景。
  蔡世文老人当过教师,做过乡机关干部。作为中共党员,老人退休后总想为村里做点事情,就专其所长“以书会友”,为村里人读书行方便, 在家里办了个“小康书屋”,平常素日蔡家书屋就成了村民学习的课堂,寒暑假更是孩子们的读书的乐园。
  村里人无不夸赞地说:墙子路村两样名气大,一是明代古长城,二是当今蔡家的“小康书屋”。老蔡家住墙子路长城脚下,中国长城协会的同志们常在蔡家落脚谈古论今,还给蔡家起了个“长城小书屋”的雅号,还上了互联网 ,蔡家的“小康书屋”就象中国长城一样, “地球人都知道”。 全国各地许多热心读者和杂志社支援老蔡书屋,辽宁的、大连的、山西的、广东的,经常有人赠书寄杂志,“小康书屋”的内容更丰富了,如今已藏书5000多册,包括科技,法律、法规、政策,生活百科,文学、历史……
  蔡世文老人爱书情结由来以久。20岁时高小毕业,家里没有钱再让他念书,让他作买卖去北京卖粮食,回来买了一包袱书。后来他到学校教书,成天与书本和学生为伴。1958年打成右派回家种地, 和土坷啦打交道对书还是情有独钟并学以致用。
  “小康书屋”不仅满足村民读书,还是村民学习科技的课堂 。蔡世文看村民给果树剪枝是“一剪子管三年”的粗放管理,没有啥章法,他想改变,就找来果树类书籍,发现管树的讲究真不少,从此,蔡世文觉得读书不仅是欣赏解闷,真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好处不能独享啊,要传给村里的老少爷们。有了想法就发现了施展想法的门道。
  墙子路自古就一种水果,只产梨,蔡世文发现,接一道山梁的河北兴隆就产苹果,蔡世文找队长说想法,要把墙子路的荒山变成花果山。1968年,蔡世文从书本上学,一年种籽,二年育苗嫁接,开始培育苹果,到1978年,墙子路产苹果900篓,蜜桃50篓,白杏10篓,梨从原来300篓提高到1200篓,到1980年,全村230口人平均每人分10篓苹果,苹果丰收了,村民增收了日子好过了, 村里的光棍都说上了媳妇,蔡世文深感知识的力量太大了!
  有了“小康书屋”再加上 蔡世文老人是琴棋书画样样行的文化人, 其文化传播的影响更是如虎添翼。村里活跃文化生活,组织秧歌队,小民乐队,教学生练书法都离不开“小康书屋”。“小康书屋”滋润了古老的小山村,镇党委发现 了蔡家“小康书屋”在提高村民科学文化 素质和文明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影响力量,总结推广的蔡世文老人经验,全镇办起了20多个“小康书屋”,村村户户念起了“科学文化致富经”。
  蔡世文老人觉得,知识传播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去年又开始“书屋赶集”。老党员干起了新潮事, 老蔡乐此不疲,“没有知识就没有文明富裕 ,科技知识光自己会还不行,要让更多的人都学掌握。”。 蔡世文老人成了大山里的“文化 名人”,大城子镇 一百多条山沟里的人都认识他,“小康书屋”也象长了翅膀传遍了大山的村村户户 。


92岁的长城导游

吴迪 方圆 2012年11月5日



  有人说,去北京密云的墙子路村爬野长城,就一定要顺路拜访一位年逾九旬的蔡世文老人,除了听古长城、古庙宇等遗迹的传说,还一定得让老人讲讲他自己的故事。
  蔡世文住在一个略显陈旧的农家小院里,院子打理得很是精致。蔡老说他从20岁开始担任乡村教师,后调任为驻乡校长直至退休,一直生活在墙子路村的这个小院里。去年老伴过世了,女儿接他去县城住了一段时间,老人因为得了“思乡病”坚持重返自己创造的家。思念亲人时,偶尔会吹上几首名曲聊以慰藉。


  提及保护古迹的事,蔡老就显得非常兴奋。他回忆说,在他小时候,长城都保护得很好很完整,楼子和垛口也多,从远处看特别雄伟。后来经过战乱和多年的风风雨雨,毁损了不少。那时他经常在长城玩耍,墙子路往东行三里地的墙子雄关以前是座官楼,小时候他和玩伴就在里面躲猫猫。而现在早已没了当时的光景。
  蔡老回忆,六十年代时修建京承铁路,在墙子路村设了站台。当时又正逢“破旧立新”,当地的老百姓就把城楼拆掉运石修地基。后来生活好了,各家都要盖房,也在附近找石头砸碎了填地基。墙子雄关就这样毁得所剩无几。有的老乡甚至把城门楼上汉白玉制成的匾捡去充当门前台阶的“过门神”。西城门的匾额也被拆下来,因为难以搬运,差点被当地的村民埋进土里。蔡世文说“这些都是古物,看着心疼”,就去各个老乡家里奔走,把能复原的都尽量复原。


  如今,在镇书记动员修复的古庙前,一东一西设了两块影壁,里面就嵌着当年蔡老自己贴钱买回来的两块匾,上面分别刻有“永熙门”和“安边门”字样,都是明朝万历年间兵部侍郎杨兆所题,其中“永熙门”因为拆毁时摔在地上,出现了裂痕。
  “后来长城研究会的人来了,还是我给做的导游。”每当有看着面生的人来到墙子路,蔡老都会拉住问:“是来看长城的吗?”


  和中国长城研究会考察团结缘,是蔡世文变成“长城导游”最早的契机,“那时有一些长城研究会的人过来,但不熟悉路线,对历史也不太了解,总是在村子里兜圈。我就领他们去雄关上看看、城外瞅瞅、楼子上瞅瞅,泉水河V字形长城去得比较多,附近野长城的一些传说和故事我都会讲给他们听。”那时蔡老80多岁,爬长城,劲头一点不输年轻人。他的必备行头,一顶草帽和一支可以充当“手杖”的箫,到现在都还保留着。
  蔡老告诉我们,以前来探访野长城的人较多,现在渐渐少了。京承铁路修好以后,开通了不久,墙子路站就被取消了。不仅墙子路及其周边村落居民近两万人口的出行成了问题,而且蔡老一直关心的墙子路周边旅游也受到了影响,“现在来的人少了很多。”老人说。
  墙子路站站台旁边的一个天然洞窟“观音洞”也是蔡世文保护文物古迹曾重点照顾的对象。洞外庙宇的牌匾“别有洞天”是蔡老亲笔所题,他说他的字不及古人,为了恢复古洞的原貌才题上去的。在观音洞内,蔡世文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番从前观音庙会时绵延百里施舍降重的盛况。
  蔡世文在村子里还管理着一个“小康书屋”,藏书大多是他当教师多年存下来的,还有的是村民们的捐赠。他年纪大了,“心不糊涂眼糊涂,认不得人”,常常把书借人了,转眼又不记得借给谁了,他就拄着“手杖”出门找,见了眼熟却又叫不出名字的人都会上前询问,一聊下来才知道又是自己教过的学生。
  为了让子孙后代知道墙子路的山山水水,蔡世文还创作了村史《可爱的家乡——墙子路村》,写成后把自编成册的村史送给村上的各家各户,蔡老说他的出发点就是源自对村子的喜爱,“墙子路村古代是北京的东大门,明清的时候是重要的战略位置,我想尽我所能让后代人知道墙子路是咋回事,城楼什么时候建立的,有什么官在这驻扎过,战乱时期的土匪和追兵是什么样的……”
  长城与村庄的历史深深铭刻在蔡世文老人的心里,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个幸福的年代”,他相信他保留的东西都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临行前,蔡世文清唱了一首他创作的歌谣,歌词的内容质朴温暖,又应了落日长城的美景。

志愿者为91岁长城守望者留影

吕吉 北京日报 2012年09月13日

  一场秋雨过后,天空碧空如洗。昨天早上9点,密云县大城子镇文化志愿者摄影服务队的6名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扛着“长枪短炮”,从镇政府驱车向村里进发,开始了一天的大山“留影”。
  
   进村给老人们免费拍照,志愿者们十分开心。对于队里的“首席摄影师”金华伟来说,还有点儿激动。因为今天他拍摄的对象除了有相濡以沫的赵宗山老两口,有患有眼疾、一辈子除了证件照就没有其他照片的董大妈,还有“传说”中的文化老人、长城遗迹的保护者——91岁高龄的蔡世文。
  
  山路的弯儿拐了一道又一道,车子开进了墙子路村。村东头,胡同口,91岁的蔡世文头戴草帽,腰扎皮带,满脸笑容,步履矫健地迎上前。 “这哪像91岁高龄的老爷子!”金华伟愣了两秒钟,立即举起相机一阵猛拍。
  
  “老爷子能这么精神矍铄,是因为他和长城的一段情缘。”镇工作人员王福凯在一旁娓娓道来。大城子镇有一段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野长城——泉水河长城。它自北向南似一条长龙,虽不算险峻,但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V”字形长城。在其近乎于90度直角的山凹处,古代的工匠们修建了整齐的长城垛口。无论远观近看,皆为胜利者“V”字的手势造型。蔡世文就住在长城脚下的墙子路村,曾做过乡村教师的他,把对家乡,对长城的爱流露在一言一行,字里行间。他写村史,曾出版《我的家乡——墙子路》一书,办墙子路长城书屋,还给游客当导游,在墙子路,明长城和蔡世文被游客称为当地的“两宝”。
  
  为他拍照,金华伟多了一份崇敬。讲长城故事、写长城诗歌、吹箫、展示收藏的长城书籍……老人与长城文化的符号都被一一定格在金华伟的镜头中。
  
  目前,密云县各镇街都在组织文化志愿者摄影小分队走基层,进大山,免费为老人留下金秋的笑脸。
  
  
蔡世文先生作品
Prev. Page点击此处返回专题首页 [Home Page]
返回首页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