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乡北 2000年10月08日发表于长城论坛 不知在哪里看到的,形容某某能按自己想的活法生活,就说他的生命“象鲜花一样怒放”,自觉最近将几乎所有周末都奉献给工作,活得很“枯萎”,于是决定趁国庆长假,怒放一把。 知道著名景点完全不能去。看地图,山西北部一条长城将内蒙隔开,山西西边是“几”字形的黄河把山西内蒙隔开,山西西北角上,长城和黄河成直角相交。长城、黄河,相交的地方,去!虽然地图上连那个地方的地名都没标上。 又看了看图,拟了条线路,北京 - 大同 - 清水河 - 到黄河边沿黄河向南直到碰到长城 - 继续向南到偏关 - 回大同 - 北京。 没找人一起走,不知为什么懒得找,也许最近说话太多,想闭嘴几天吧。 开始准备:大包、帐篷、防潮垫、睡袋、衣服、食物、水。指南针、刀、地图、手纸、相机、胶卷。另有奢侈品:书、气头枕、眼罩、攀岩鞋。 上身背心外罩秀水200圆假钩太克斯,下身内裤外罩秀水75圆假冲锋裤,裤腿能拆下来的那种(事实证明真是用处大啊)。 最后悔的是穿了双咱米国的大头军靴,因为当时心想去的是黄土高原的边上,山不高而全是土,内蒙则肯定全是沙子,所以穿了这双高帮并且舌头和帮是连着的鞋以防进土,谁知后来把我的脚全磨烂了。 10月1号去买票,果然不出所料,只有硬座了。买。 10月1日 火车上,对面是两个去山西挖煤的,右边一个北京上班回山西老家的。左面隔过道坐个民工,带个破帽子巨酷。和大家聊了会就开始各自在困倦中挣扎了。 进入那种半昏迷状态前,摸出临出家前上网打印的狄仁杰摘自“《大同风采》,编著者徐世信,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1997年5月第1版”的关于大同长城的几页资料。选定了今后两天的线路:从大同走右玉,到右玉看看杀虎口长城,再到清水河。 我看的资料如下: 1. 杀虎雄关 杀虎口,古称参合口。唐称白狼关,宋称牙狼关。明朝为抵御蒙古瓦剌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名“杀胡口”。明“隆庆议和”后,开边互市,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为缓和民族矛盾,遂改名“杀虎口”。 杀虎口位于右玉县西北35公里处,是外长城一重要天然关口。它东临塘子山,西侧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庙头山,长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象个半圆形围墙将杀虎口围在里边,东西两侧山岭崖陡壁立,苍头河由南向北贯穿其中,构成一道宽200多米,长3000多米的天然关隘。《朔平府志》记载》“直雁门之北,乱障重叠,崎路险恶,数水交汇,绾毂南北,自古倚为要塞。”有关史料记载,历史上周伐猃狁,秦汉伐匈奴,唐伐突厥,明伐蒙古等多次战争均从杀虎口出入。故历代都在此屯兵遣将,设置防守。明嘉靖23年建土堡,万历2年用砖包筑堡墙,方圆2里,高3丈5尺,南门1座。万历43年又筑新堡1座,并于两堡中间,门东西筑墙,将新旧两堡合二为一,前后左右开门4座,周围540丈,计3里。新旧两堡相依,北面通往内蒙,设有栅门,恰与长城之城头堡相连,地势十分险要。 隆庆议和后,杀虎口又成为中原与塞外的集贸中心,商贾辐辏,店铺林立,至今仍不失为交通要道,商贸集散之地。 10月2日 7点,到大同了。 火车站和长途站相隔不远,很快买好了9点到右玉的票。那车本身就是走右玉、清水河到东胜的,这下我明天的路线也有了,只要接着坐这个车就行了。 于是用剩下的时间看看大同。破地儿!我不想伤害谁的感情,但这个城市真是个破地儿。令我想起了我的童年,70年代北京的郊区。 不少车拉人去恒山、悬空寺、五台山、应县。不少人同背大包的我哈罗哈罗。 9点上了车,是卧铺,舒服。和司机老哥打听了半小时路后,终于在卧铺的舒适中,阳光的温暖中,大同沉闷的景色中,睡去了。 一小时后醒来,周围仍是大同那种差的让人不敢相信的景色,不敢相信人可以这样毁自然,而且自身还能生活在这里 - 不断起伏的灰色丘陵,寸草不生,每个丘陵顶上都是一片灰色的平房。因为煤矿多,运煤车多,灰色的主色调上又盖了一层黑色,于是满眼是灰黑色。路的两边各有一到两米宽的一条撒落的煤,路边的沟更是黑的。 幸好很快出了大同,进了左云县境内。左云,没什么特殊的,环境比大同好些,因为路上没有煤了。名字挺有趣,不知和右玉是不是搭配着来的。山西北部的地名,几乎都与守边关有关,平鲁、破鲁、杀虎、威远,堡呀营呀到处都是。象“鲁”是由“虏”变来的,“虎”是由“胡”变来的,因为后来议和后,不好再用侮辱性的词才用通假字改的。如果用原字的话,这些地名真是够杀气腾腾的。 这些地方当年确实都是驻军的堡、营,而且现在仍有极多废墟。这次旅行中我见到了好多。看着很激动。只是一般剩的东西就只有土墙几面,遗迹之间又相隔很远,对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来讲不太值。 很快到了右玉。它是山西绿化的示范县,很漂亮。境内到处是小叶杨,当地称老旱杨,长不高,耐旱。但因为只能在土地上长,石头地长不好,现在山西内蒙都已改而推广松树了,特矮的做树墙的那种。后来在内蒙就全栽的是松树。我不喜欢,因为没老旱杨好看。 10月,杨树的叶子正是半黄半绿,在阳光的照耀下,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美极了。加上远山上的长城,我觉得在右玉的公路上开车兜风就可以当做一个旅游项目。 县城什么也没有,一条马路,两边是县政府、车站、银行、地税局、商店,等等。实际上这里是新县城,刚搬来不久。老县城在北边20多公里,有城墙,古代是很有名的边塞大城。以前城里还有几个庙,几个衙门等等,文革全拆了。文革后因为新修的路等原因,将政府搬到新修的路边来了。 这些事,我去的时候全不知道,是去完了,打听完了才知道的。 知道了以后,我决定去老城,地图上称为右玉城。而且它就在去杀虎口的半路上,顺路。 搭上个农村最常见的中巴,上去时车里看上去已满得水泼不进,但我上去后居然又陆陆续续塞进10多人,17座的车塞了总共大概有40几个。另外这车不知为什么,排气管子从车下插到车里来,从第一排座前走到第二排座后又钻下去了,回到了它该呆的地方。于是车里有一段近两米的铁管冒着热气,上坡时都快烧红了。于是这管子在40几个的人以及他们的东西中间捅出个胡同来。不幸我和我的包就在管子旁,所以我们扭成了一个奇怪的角度来在这奇特的空间里放下我们自己。好在时间不长。 出于职业原因,后来下车后我还在想,那管子到底是为了车内冬季取暖,还是为了提高车辆通过性。一直不知道答案。 不过在用那奇怪角度呆着时,我看到的车外的田园景色实在是迷人。 车就停在旧城外,扔下我后扬长而去。 右玉旧城,只剩了土的四面墙和砖的城门洞。城外是公路和田野,城里是个大村子,有房子有地。城墙都已塌成了斜坡,有的陡有的缓,墙上载着老旱杨。走上墙,绕城走了一圈,四周风景如画。 已是下午4点,阳光开始变成金色,周围是金色的田野和黄绿相间的杨树林,蓝天白云是绝好的背景。公路上,农民正忙着晒庄稼,把豆子、燕麦等摊在路上让车压来脱粒。牛群在林子里午睡,嘴里不停地嚼着。 (忍不住用个煞风景的比喻:象美国人一样。) 当时没去想牛反刍象什么,忙个不停地拍照。 从北城墙下来,穿过林子走上公路,兴致极高,向杀虎口走去。 以后的几天我一直是这样旅行的,有车坐车,没车就走路,遇到什么车就搭什么车,天黑就搭帐篷睡,反正就是沿着自己定的那条线前进。 两边的风景继续很美,继续拍照。 不久搭上个去呼和浩特的长途,把我带到杀虎口,边关。 长城不但是人与人的边关,也是植物与沙漠的边关。在后几天我进了内蒙又回到山西后,更感受到了这点。老旱杨,不但在金秋的阳光中美丽着,也同时在与风沙做着顽强的拼杀。很多树周围的土已被吹走,地面已低下去一米多,而树们仍然用根死死抓住身下的一坨土,把自己留在原来的地平面上。看上去既象树长在一米高的土柱子上,又象树骑着土。可见厮杀的惨烈。 第二天我搭运煤车时,司机告诉我,右玉城的北城墙已快被土堆平了。右玉的树都是六七十年代种的。想想果然,北城墙北面是很缓的土坡,几乎与墙头平了。南面依旧是直立的高墙。 再来说杀虎口的边关,象资料上说的一模一样,两边是山,土山,不高,不太陡,但经常有水土流失成的陡壑,黄土高原嘛。中间一条公路,路边一条浅浅的河。山、路、河,形成的峡谷很直,南北向,三公里长,出去就是内蒙。河在路西边,河边是树林和庄稼地,秋天,很美。路东是村子。山,基本上是秃山,近处有树有庄稼,远处全是土黄色。西面的山上有长城,但只是几个土包。东面的山上长城多一些,但没看到资料上的城堡。 信步上山,向长城走去。 穿过庄稼地后,是很矮的灌木林,很稀,很好走。还有一片片的杨树林,慷慨地提供着拍照的美景。地上不时有田鼠洞,还有一种什么老鼠的痕迹,它钻下地皮一两寸,贴着地皮走,吃草根。地上出现的就是两寸宽几米长的,弯弯曲曲的一条松土的痕迹。另外还有不少兔子洞,令我惊喜不已。不过只是因为看见有兔子而高兴,我不是那种见什么活的就想逮住的无聊的人,更不是那种见什么都要吃还引以为豪的低极的人。 果真见到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从草棵里跳出来,用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在一秒钟内从我的视野里消失了。我的视野至少有30米远,中间还有个大沟,两米高的沟,直溜溜的沟壁,它一下就蹦下来,一下又蹦上去了。(它选的逃跑路线很好,能确保我追不上。) 我开始害怕起来,因为刚才在庄稼地里见到个干活的老汉,他说有狼,我当时没当回事。狼也不过和狗一样吗,谁还打不过狗?见了兔子后想想狼是会逮兔子的,跑兔子那种速度还能逮到,那我恐怕不是对手了。 接着走不远就来到一个烽火台下。看到了熟悉的那种景色,烽火台,城墙,连到下一个烽火台,再到下一个,视力所及尽是起伏不断的山和山上的那条象征中国人灵魂的带子。只是因为地域不同,景色的色调有所不同。烽火台和城墙的砖全没了,只剩了土(村里的房子用了很多城砖,右玉城那里也是。)。屹立在刚收割过的田野里,被6点钟的夕阳染成纯金色。壮美! 只是我太累了,懒得走几步路找个好角度拍一张片子。我急于搭起帐篷睡觉。 回来后我为当时的懒惰后悔不已。 10月3日 头天夜里下了一夜雨。开始是下小雨,下一阵后就刮风,刮完又下。后半夜就是一边下雨一边刮风。挺害怕的。不是怕狼或坏人,是怕鬼,我从小就怕鬼。 4点半山下村里的鸡叫了,在山里耳朵好使,离7、8里地鸡犬声都听得见。 鸡叫了,说明天快亮了,雨也停了。心里很感谢鸡,终于放心睡去。 再睁眼已经8点,外面又是一派壮美风光。收拾东西,下山,一路拍照。 穿过一片漂亮的杨树林,找到了昨天没见到的古堡,原来就在村旁,昨天被村子挡着看不见。一个黑黑的土堡,四面墙全在。堡里是玉米地,堡外是玉米地和豆子地。拱门的砖还在,其它地方的砖全都跑到村里的房子上了。 当你穿过林子,来到一片平静的田园,田边静静地立着那庞然大物,历史的化身。你的感觉象是走在童话里一样。 悄悄走进那童话,一切象资料说的一样,新堡旧堡南北向挨着,共用一堵墙,合成一个大四方形。旧堡在南,新堡稍大,在北,但两堡中间的开口并不在共用的那堵墙上,而是在旧堡的东北角凹进一块,同时新堡的东南角凸出一块,在那个小跨院的北墙和西墙上有两道门,连接两堡。做这么复杂,一是为了军事需要,堡垒么,就要易守难攻;二是因为旧堡修在前,它的北墙就是工事,就是不让人进的,怎么好在北墙上开门呢。 我估计修新堡的原因也是因为风沙,因为旧堡的北墙,也就是新堡的南墙,它的北面已经快被风吹来的土堆平了,南面还是壁立高耸。想想看,挡人用的墙外堆了个缓坡一直到墙头,敌人还不直接就冲上来了。旧堡失效,与其费时费钱搬走土堆,不如用那些钱和人工造个新的。这就是新堡的由来。 堡的西门外,村里有家人院子特别大,用的城砖特别多,墙头还有琉璃瓦。门口有个石头的拴马桩,很精美。1米5高,上头刻了个石狮子,口里衔着一根缰绳。意思是有狮子给你叼着马缰绳看着你的马,马还能丢?估计这家农民的院子最有可能以前是贮军军官家眷的住处,或是司令部。 走到路边等车,山西人民风的淳朴体现无余,他们纷纷走过来好奇地问长问短,然后有交通稽查的交警帮我截了辆拉煤车到右玉。到右玉后,到清水河的那班车刚走一分钟,路边的行人热心地帮我截了辆桑塔纳去追,5分钟后追上了。但桑塔纳司机同我讨价还价地要走14圆钱,真是越有钱就越混蛋,这是我这次旅途中唯一一次搭车花钱。而且以后的经历一遍一遍地证实了这一点,越有钱就越自私。 追上车,踏实了,不久路边出现一堵黑色的土墙,长城。公路沿长城走了一段,然后向右一转,穿过长城进蒙古了。 内蒙荒,一片片的山全是秃的,顶多象瘌痢一样长点矮灌木。真难看。天倒是慷慨,同别处一样蓝蓝的,飘着白云。地上全是黄色,视力所及,全是黄色。 风景这样就没什么说的了,到了清水河,灰蒙蒙一片烂楼。过了清水河又走30公里,来到喇嘛湾黄河大桥边,车把我扔下,走了。 喇嘛湾,差不多正是黄河“几”字形右上角那个拐弯那里。河还不很宽,两岸杨柳行行,河水 - 是绿的。很漂亮的绿色,没想到吧。两岸高高低低的山,到了黄河边全变成90度的悬崖,山是黄色的夹杂些黑色。河西岸和山中间夹着一条运煤车压出来的土路。景色不是非常漂亮,但很特别,至今我一想起这次旅行,脑子里跳出来的就是这幅图画。 不认识路,在桥头很问了一气。因为地图上从这里到偏关除了黄河一条线以外什么也没标。有个大叔给我指了条很详细的路,后来两天我一直是照着他指的路走的,后来经我自己完善如下:喇嘛湾大桥25公里- 窑沟15公里- 下城湾2公里- 刘胡梁10公里- 山后25公里- 老牛湾 水路10公里- 万家寨35公里- 偏关。老牛湾就是黄河和长城相交的地方,我的目的地。下城湾到老牛湾最好也坐船,景色好,距离短(水路只有8公里)。我是开始不知道,后来走山路一通绕可把我走惨了。 问好路,围观众人劝我住下等第二天早上搭车。我懒得等,就开步走了,准备晚上赶到下城湾。 在下午5点,太阳离西面的山头已没多高,南面的天空中飘来雷雨云,雨前的风已刮起来,路边小村庄里的树随风摇摆,黄河绿绿的水浩荡地流着。在我面前有41公里从没走过的路,我略带惊喜、略惊慌地向前赶着。那种心情,很难忘。 河水走了没多远就变成了熟悉的黄色(水深就绿,浅就黄),雨马上就要下了,太阳被云挡上,天开始变黑。忽然听见对岸有人使劲喊:“哎---,哎---。”一看是个放羊的,不知是喊别人还是喊我。开始没理,继续走,他接着喊,听着不象喊谁,只是高兴,自己练嗓子。一高兴,我也大喊一声。他听见了,忽然唱起来。 信 天 游。 干涩。有力。上天入地。充斥四野。 我一下站住,血都不流了。 那不是所谓好听不好听,那是群山一样苍茫,大河一样流淌,要把生命整个绽放一样撕裂。 只两句,就停了。我发呆,呆了一会儿,然后赶快赶路。 很快下雨了,穿上假钩太克斯,效果很好。很快雨又停了。太阳很快下山了,天渐渐黑下来。我很快地走着,搭了一小段拖拉机,一小段卡车,一小时内赶了9公里。 在一个采石场问了下路,得知过1小时有个从呼和浩特来的长途到窑沟,我也可以到窑沟过夜。于是在采石场路边的小饭铺里等。那是夫妻带两个孩子开的,同善良淳朴的他们聊天,极温馨。那里没有电,在烛光里同他们一起吃晚饭,然后接着聊天,等车。温暖的家庭气氛,有效地摧毁了我初上路时的斗志,如果车不来,我也不想走几十公里夜路了,我就准备借宿了。后来车来了。 扬州亚星大客车,出人意料地坐满了人,而且全是受过很好教育的人。估计窑沟那里有国营单位,第二天我的猜想得到了证实,那里是个发电厂。 大客车里很暖,灯开着,人们昏昏欲睡。车慢慢走,颠簸着。外面是无边的黑暗,只有月牙挂在我们右边的天上。往南,一路往南。 到窑沟已是9点半,黑乎乎看不清,估计是个大村。下车找了个旅店,客满,要露宿人家不让,腾出来厨房给我。拉出睡袋防潮垫睡了。 10月4日 天亮发现自己来到了个黄土高原的山沟里。干,土,荒。接着走。 问错了路,早上起床先爬了一小时冤枉山。上大路后很快搭上个运煤车,到了下城湾。万岁。41公里路,难得倒我!当然心里仍很谨慎,因为今天才是最关键一天,接下来任务还很多,要到老牛湾看长城,坐船到万家寨,转长途到偏关住宿。 到下城湾就没沿黄河的路了,因为今天要路过的万家寨,那里修了个水坝,水涨了,把这一段路全淹了,只能走水路或从山上绕过去。我后来后悔莫及没坐船,从下城湾绕了近40公里山路才到老牛湾,其中10多公里上坡是走的,把我的体力全耗尽了。 下城湾左转上山,很快到刘胡梁,问路,被告知到山后镇有车到老牛湾。问山后远吗,“不远,半小时。” 走了20分钟后,后面来了辆到山后的长途,人家问我上不上,一想半小时路走20分钟了还走什么车呀,黄土高原上农村风光还没看够呢,就没上。结果从9点半一气走到11点半才到,一路顶着大太阳上大坡,累垮了。昨晚脚上初具雏形的几个泡变成一堆大泡。而且运气特不好,发现这路不止半小时后我就开始拦车,但没车停。回想起来人家没说是走路半小时还是坐车半小时,估计指的是坐车。 黄土高原农村风光不错,如果你不累而且脚上没泡的话还是能有心情欣赏一下的。路边讨水喝,大嫂指给我一缸接的雨水 - 人家当地只有这个 - 说是泥水可能更合适,里面飘着各种可疑的小零七八碎,怀着很复杂的心情把水灌到壶里。 山后是个更小的镇,实际是个岔路口。走不动了,开始腐败,25圆租了个摩托(因为没零钱,后来只给了22圆),抱着小伙的腰上路了。 山路坐摩托不错,看着长长的路不用走就刷刷地从脚下往后退真是爽。半小时后,到了地方,见到了长城。 看到了费了那么大劲找的长城,心想激动一下吧,可不激动。因为不壮观,不好看吧。而且长城和黄河相交不只一处,因为黄河不断改道,在群山中曲曲弯弯的黄河和在群山中曲曲弯弯的长城有很多地方交汇,没哪处壮观。不过心里有准备,黄河和长城相交的地方,居然从来没人提起过,足见景色不会很出色。反正我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看景色。 文章题目是这个,心想多少得写点吧,想了想,确实没什么好写的。黄河又变成绿色,因为这里离水坝已不远,水蓄得极深。两岸的山很出色,陡,仍旧是黄色杂些黑色。长城,零星的这里那里有个烽火台剩下的土堆,而已。 在一个黄河拐弯的地方,山上有个古堡还行,也是以前驻兵的。去看了看,里面还剩几间房子,墙上还有壁画,画的只是一些彩色图案。可惜找不到什么位置能把这古堡和黄河一起拍下来。 另外有点意思的是有几个圆的烽火台,周围围着一圈围墙,象个兵营兼烽火台。说有意思是因为一般城墙上的烽火台是方的,而这些是圆的,而且孤零零地不在城墙上;说它们是单独的烽火台呢,一般的烽火台好象又没有围墙。建筑形式是我以前没见过的。 排了点片子后坐农民机船到万家寨。农民大叔领我从他家(在个悬崖上)下到河边上船。大叔叼棵烟,背着手,穿片鞋,稳稳地从悬崖上走了下去。我手脚并用地很慢地下去,很紧张,虽然我练过攀岩,包里还塞着双攀岩鞋。下去回头看,悬崖有7、80度角,都能按攀岩的难度等级定个几点几几了。对大叔不服不行。 一小时的路上,枯山绿水,沿岸有战国墓遗址,曾有人偷出过几个布币;有古栈道遗址;有长城孤独残破的身影默默相送。 到万家寨了,一个大坝,有很热闹的市镇,由水坝工作人员的住宅区组成的。到的时候已是下午5点,长途车没了,于是站在公路边拦卡车。 孤独地站在路边,吸引了司机们好奇的眼光。忽然一个吉普停下,一个人笑嘻嘻问我从哪来到哪去,聊了两分钟后他向我建议,把我捎到交通检查站,让交警帮我拦车。在检查站,他对交警用命令的语气把我托给了他们。笑笑就走了。 我问交警,他们说他是什么主任。通过刚才短短的交谈,我知道他也是个喜爱旅游的人。一路上,我承这样的人帮忙极多。 找了个拉沙子的车,在斗里一路风沙弥漫地到了偏关。 10月5日 没想到偏关象平遥一样,有两个漂亮的城门和一点城墙,意外之喜。早上起床,拎着相机进城逛了一圈。城里一条直筒子路,长仅300米,实际上偏关城本身方圆仅300余米。城门上写的名字是“偏头城”,我猜,起这名因为城是建在一座山的斜坡上。偏关处在群山之中,是万家寨到山西的咽喉之路,而万家寨的桥是连接内蒙山西的要道,所以偏关自古就是军事重镇。 但是那里没什么逛的,虽然有两个城门,但除此以外再没别的了。群山是秃的。城小,脏,家家烧煤,城市上空被煤烟笼罩。很繁忙的边关小城,人们闭塞,我很不喜欢他们看我的那种眼神。 再往下就没什么了,坐长途回大同,路过朔州,但没劲也没时间去逛那里的古迹了。晚上买硬座回北京。6号早上到家,昏睡17个小时。 总结 去的一路虽然有些景色,但够不上著名景区的标准,没什么让人震撼的,没什么美的让人发呆的,基本上不想再去了。这趟旅行,也算不上是旅游,说是跑一回江湖倒比较合适。耗时4天5夜,花人民的币280圆。脚磨泡12个。最大的收获是把我所掌握的江湖经验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融会贯通了一遍,比如搭车、睡火车座底下什么的, 另外,体验到农村人的淳朴与诚实,也感受了几次城里人的那种自私。不揭人短,我就不说了,反正大家都知道城里人是怎么个自私法。 象小学生做作文一样来句强有力的话做结束语吧:我怒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