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水帘洞
 公元六世纪的大兴城 

2009-03-11 Wed

大同石窟史蹟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佛教文化一卷一期
东初老人

一、開鑿的年代
大同石室、敦煌石室、龍門石室,是我國北方三大佛教文化史蹟陳列館。大同是北魏的都城,即今之山西省大同(古之平城)西郊三十里,依自然崖壁開鑿數百大小石窟,名曰靈巖。或稱大同雲岡石窟,或曰雲岡石窟,或稱為大窟龕。北魏文成帝和平初起至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三十餘年間,由曇曜奏請開鑿。魏書第百十四謂:「和平初師賢卒,曇曜代之,更名沙門統」。

北魏興安元年(公元四五二),文帝即位,頒復興佛教詔書,僧曇曜奏請,於京城西武周山開鑿五所石窟,室內雕鑿無數大小佛龕佛像,高達七十尺、六十尺不等,其構造大體中央鑿成四方塔形,四面雕刻佛像,壁間佛龕頂上多作尖圓,佛像面貌體格,皆與中國人迥異,唇厚眼長,鼻梁高直,頤豐肩張,挺然雄姿,此種手法為北魏之特色,實世界之冠。

續高僧傳曇曜傳:「去恆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鐫之建立佛寺,名曰靈巖。龕之大,舉高二十餘丈,可受三千許人。面別鐫像,窮詣巧麗,龕別異狀,駭動人神;櫛比相連三十餘里,東頭僧寺,恆共千人」云。我國開鑿石窟,早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三六六),命沙門樂僔於敦煌鳴沙山開鑿石窟,彫刻佛像,是為我國開鑿石窟造像之嚆矢。未幾,北涼沮渠蒙遜,於鳴沙山東危山造石窟,鐫刻無數佛龕佛像。迨北魏太延五年,太武帝亡北涼,該地三萬餘人徙魏都。興安元年,文成帝即位,頒復興佛教詔書,曇曜奏請,從事開鑿大同五所石室。並為北魏太祖以下五帝追福,因武帝毀滅佛教,乃含有懺悔滅罪之意。

魏書第六及第七上,並北史第二等;皇興元年八月獻文帝。幸武周山石窟寺;太和四年八月,同六年三月及第七年五月,孝文帝幸石窟寺,殆為石窟落成移駕。山西通志第二十九大同條:「石窟寺(中略)一、同升,二、靈光,三、鎮國,四、護國,五、崇福,六、童子,七、能仁,八、華嚴,九、天宮,十、兜率。」至後世均以石窟為名。大同石窟於武周山北岸高約百尺斷崖鑿造,面皆向南,其主要石窟,凡二十。其他小佛龕,介在其中,實不知其數。由崖壁形勢,可分三區,每區以山谷為界,假定第一區在東方,東端有二石窟,假定名為第一窟第二窟,西端亦有重要二石窟,此為第三窟、第四窟。第二區在中央石佛境內有重要石窟從第五窟至第十三窟,總共九窟。第三區在西方,從第十四窟至第二十窟,重要者七窟。由此以西大小幾百佛龕,概以破壞,唯近西端,有一洞內刻出塔形。以上所舉石窟唯第三窟係隋代所鑿,餘皆北魏時代開掘,規模雄大,古今第一。今依次略述其構造:

二、石窟的構造
第一窟:前面二十尺九寸,高約十八尺。中央鑿成方形重層塔一座。各層四面刻四佛龕。後壁刻有三大佛龕,左右兩壁,均遍鑿佛龕,以五層塔,離隔各龕。壁腰浮刻佛像,維摩,文殊,千佛等,表面均施色,但多剝落。

第二窟:前面二十四尺,後面二十六尺七寸。左側面三十五尺,各側面三十二尺二寸。中央三層塔形,其頂冠天蓋,以接天井。每層四面,各刻佛龕,各層塔身作蓮華拱或梯形佛龕,初層中龕,或一佛或二佛並坐,或刻三尊佛。後壁及左右兩壁佛龕等,均與第一窟結構相同。

第三窟:觀其計畫,極為壯大,原有鑿造大伸三尊之意,但不知何由而中止。窟前東西寬約五十尺,左右開二入口,內陣東西寬約百三十尺,南北深約五十尺。高約二十尺。中央東西寬約八十尺面壁。原意建立大佛三尊。今僅完成大佛一尊,中尊倚像高約三十尺,兩脇侍菩薩立像各高約二十尺。面輪豐滿,衣文流暢,技巧精熟,而與其他佛像意趣全異,這是隋代所鑿。

第四窟:東西寬約二十五尺,南北約十六尺,中央壁體殘破、刻鑿佛龕。四壁有大小佛龕及千佛像等。

第五窟:前面依斷崖構架五間四層高樓,窟形不正。平面成橢圓形,東西寬約七十二尺四寸,南北深達五十八尺四寸,中央彫鑿本尊釋迦坐像。高約五十五尺,兩膝徑約五十二尺,足長一丈五尺三寸,中指長七尺九寸。不獨雲岡石室中,無與比倫,即在全國各地石室中,亦屬罕見。實為雲岡石室中最大之佛像,長眉隆鼻,豐富秀麗,身軀各部,均極適宜,北魏手法的特徵,表現無遣。兩脇侍立像,左右彫刻壁面,高約十八尺,室壁分約七層,並刻及數佛龕,一佛或二佛並坐及千體佛。從大佛及石室各點觀之,此室當為孝文帝為其父獻帝所造,其宏偉壯麗,卓越古今,實為北魏文化藝術之最高境界。

第六窟:前面倚斷崖構造五間四層高樓,此與第五窟,同為孝文帝時所鑿,規模甚大。東西寬約四十六尺一寸,南北深約四十六尺八寸。後壁深達十三尺二寸,鑿一大佛龕。中央,東西約二十六尺一寸,南北二十三尺九寸,為一大方石柱,共分二層,刻多數佛龕佛像,東西南更分三面壁。下層南面,高約八尺坐佛像,東面高約十尺交腳佛像,北面高約各八尺二佛並坐像,西面高約九尺佛倚像。上層四面:彫刻各立佛像,面相衣褶印等手法,均極優美。後壁又分二層,下層開鑿大佛龕,中高各十三尺之釋迦牟佛坐像,並安兩脇侍立佛像,餘三壁彫忍衣、殿堂、菩薩、佛傳圖、飛天、化佛。其上天井,接所有小佛龕,瓔珞飛天等,天井藻井,格間浮刻諸天,此窟規模雄大,彫飾豐麗、技巧精練,實為北魏時代藝術之一大結晶,現存石窟中最優美之實例。

第七窟:前面亦構造三層高樓,東西寬約三十尺,南北深約十八尺,高約三十尺。北壁上下二層各築大龕,下層二佛並坐,上層刻立三尊佛,餘三壁,全面小佛龕、化佛、菩薩、飛天、蓮華等,石壁石佛,因多數損壞,處處以繪畫補之。

第八窟:東西寬約三十尺六寸,南北深約十九尺六寸,其構造與第七窟同,其前面較大,開圓拱形,入口兩側,鑿金剛力士像,上部陽刻涇婆、毘紐二天。涇婆天,三面八臂騎牛,手持葡萄日輪弓等。毘紐天騎金翅鳥、手持雞、弓、日月輪等。姿勢自在,手法簡樸,面相頗富於表情。

第九窟:雲岡石室境內,在斷崖前面開鑿第九窟至第十三窟,內部彫刻無數小佛像及佛龕。石室前室及內陣兩室,內陣東西寬約三十六尺二寸五分,南北約三十四尺一寸。中央高約二十八尺,安置釋迦倚像,神態如生。東西兩壁,彫刻脇侍菩薩立像,壁面佛龕及菩薩像充滿,外陣東西寬約三十六尺九寸,南北十三尺三寸,其前面分三間;中央為入口、左右為窗、佛、菩薩、飛天等,彫飾壁面,極具藝術價值。

第十窟:其鄰近第九窟,係同時開鑿,規模裝飾大致相同,從前室至內陣為入口,東西寬約三十七尺一寸,南北深達三十四尺八寸,中央安置持鐵汜屽确鹣瘢笆覗|西寬約三十七尺一寸,南北深達十四尺二寸。

第十一窟:前面二十九尺九寸,後面三十六尺五寸,南北三十三尺六寸,為不正形。中央東西二十尺八寸,南北十九尺一寸,高約三十尺一大方石柱,其四壁各高約十尺立佛像及兩脇侍菩薩像,更於其上方四面,刻佛龕。正面三尊佛,其他各面二佛並坐像。壁面彫刻大小佛龕,千體佛等,特別西壁所刻高約九尺的過去七佛立像七軀,姿容最為豐美,東壁上有太和年造銘,石壁有刻形像九十五軀及諸菩薩像記。

第十二窟:前室及內陣兩室所成。內陣東西寬約二十一尺二寸。本尊高壇上倚坐,左右有四菩薩侍立。前室東西寬二十六尺三寸五分。南北十四尺二寸五分。兩室壁面均刻大小佛龕、菩薩像等,意匠卓越,手法精巧,古今罕見。

第十三窟:東西寬約三十四尺三寸,南北深約二十七尺三寸。本尊彌勒菩薩,高約五十尺,方座椅,兩腳交叉,姿勢權衡適宜頗成大作,南壁中央,刻高約一丈過去七佛立像七軀,其他壁面,大小佛龕、千體佛等,手法樣式,同第二區中,最帶古風。

第十四窟:內陣前室分二部之內陣東西約二十尺,南北約十尺,損壞甚多,千體佛方柱。西壁二佛並坐大龕等,其殘骸不少。

第十五窟:方約十八尺,高約三十尺。後壁上下二佛並坐及佛一龕,東西兩壁彫鑿小佛龕及千體佛等。

第十六窟:為橢圓形,東西寬約二十九尺寸,南北深約二十八尺二寸。本尊接後壁立蓮華上,高約四十尺,面相端嚴,頗為壯觀。周圍之壁,大小佛龕櫛比,上部有千佛像,美滿莊嚴。

第十七窟:亦橢圓形,約四十五尺。姿勢整齊,極為壯麗,兩側壁刻各龕,安置脇侍佛。其他構造類似第十六窟。

第十八窟:此窟乃雲岡最初五大佛窟之一,位居第三,平面為橢圓形。東西寬五十四尺五寸,南北深遠三十三尺一寸。中央高約四十五尺本尊佛,左右脇侍佛,各高約二十五尺,皆立蓮華上。壁面編刻佛龕,安千體佛。東西壁上四十尺高度,有太和十三年追刻造像銘。比丘尼惠定造立釋迦、多寶、彌勒三尊。相好莊嚴,面輪稍長,全體權衡頗美,衣覆兩肩,衣文褶襞,雄健遒勁,异於第二十窟,殆受中印笈多式之影響,至堪欣賞。

第十九窟:中洞及左右二洞,呈現不整形橢圓狀。中洞東西寬約六十二尺,南北深約三十六尺。正面高約四十五尺坐佛像,面相端嚴,腹部遭受毀壞,正面左右上方高約十二尺菩薩像,全壁刻千佛像。左洞東西寬約二十五尺,南北深約十四尺五寸,高約二十八尺,中尊高約二十五尺椅像,脇傳菩薩,各約十五尺立像,編刻千佛體,右洞與左洞位置相符,東西寬約二十五尺,南北深約十七尺,中尊高約二十三尺倚像。右脇侍菩薩像,崩壞損毀,壁面千體佛,不異左洞。

第二十窟:前室已崩潰,佛像露出。當初中央釋迦大坐像,左右脇侍佛立像。但右侍佛,形跡全毀,僅存左侍佛。本尊膝以下尚掩土中,自膝至頂,高約三十三尺,全高約四○五尺。其面相顯出北魏特徵,有其雄偉的氣象,眼稍細,眼嵌黑石,眉長鼻高,口唇重頤,口角特深,面輪豐圓,作二重願,頸部划模樣,耳大無孔,烏瑟高不作螺髮,眉間當初容有白毫痕跡,偏袒右肩完相。面相與本尊同,衣覆兩肩,透過薄衣,可見軀體四肢,此為敦煌以外,受笈多式影響所成之作品。

三、大同的史蹟
今統觀二十大窟之規模樣式,石刻為我國歷史文化藝術史上之一大成就。從第十六至第二十窟, 此五窟乃雲岡石窟中最初所鑿;北魏文成帝時(西元四六四年頃),沙門曇曜奏請開鑿。窟狀皆為橢圓形,不同其他,而規模雄壯,技法勁拔,氣象雄偉,寶凌駕諸窟之上。第三窟以次,稍帶古風,即獻文帝所造,而第三窟迥異諸窟,此係隋代所鑿。其餘諸窟構思縱橫,彫刻富麗,變化無窮,發揮北魏盛時巨匠靈腕,皆為文帝時代的成品。第十九窟右侍佛及第二十窟,佛像紐樣衣文類似敦煌千佛洞第百十一窟,二佛並坐像之衣文。其他細部,殆與中印度式等,薩珊波斯式相通,這是受北涼時代的影響。其面貌一切皆為拓跋氏的理想。唇厚鼻高,目長頰長,軀幹雄偉,奔放自然,大丈夫相,是敦煌、龍門所不及者。大同崖質為水平層的砂石,適於大規模鑿窟造像。加之拓跋氏的雄壯的氣象,以真摯的信心,乃完成人類史上未曾有的大藝術,同時在偉大佛陀慈光薰陶下,渾融了中印文化優美之特質,遂蔚成北魏時代佛教一偉大藝術史蹟。

由於大陸變色,佛教文化正陷於危險之中,今日吾人之責任不僅要保存佛教文化珍貴的史蹟,並且要發揚光大,應使國人從佛教文化史蹟上重新認識佛教的價值,同時,我要藉此呼籲同道們要從佛教文化史蹟上發揚佛教的精神,使佛教藝術化!學術化!道德化!達到人類真、善、美的境界!


阿印于 2009-03-11 23:58:56 发表在分类:考古調查
(48775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关闭发言框
发言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用户名: 密码:
若不填用户名,则显示留言者为[匿名]。若填写用户名与密码,则会进行认证并登录(该登录状态不能保留,当浏览器关闭后登录结束,如需保留登陆状态,点此登陆)。如果只写用户名不写密码,则显示为“[未验证] 您输入的用户名。”,匿名或者未验证的留言将不可编辑、删除
验证码:图片由小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请在左侧框中输入右侧图中的字母或者数字,如看不清请单击刷新
标 题:  
评 论:

    [:超赞!:] [:好!:] [:窃笑:] [:笑而不语:] [:汗!:] [:囧!:]
表 情: [:大哭!:] [:鞠躬:] [:耶!!:] [:仰慕:] [:骚!:] [:醒一醒:]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