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水帘洞
 公元六世纪的大兴城 

2009-03-11 Wed

龍門佛窟史蹟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佛教文化一卷二期
东初老人

一、開鑿之年代
龍門石窟,是我國北方三大佛窟之一,開鑿於北魏時代。比丘慧成,承帝意旨,於洛陽之南約三十里,伊水兩岸,伊闕龍山山脈懸崖處,鑿造石窟,名曰龍門石窟,或曰龍門龕,或曰伊闕佛窟。最初開鑿者為古陽洞,在龍門石窟中之最南端,自太和至東魏之武定,凡五十年間之雕刻,均在其中。蓋北魏初都大同時,曇曜等奏請,開鑿雲岡石窟。未幾,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乃於龍門山開鑿多數佛龕。經東魏北齊、隋及唐,各朝均繼承其功業。現今挾伊水左右兩岸,大小佛窟龕數千,實為天下之壯觀。就中,左岸為北魏以來所經營。距小溪區分南北,北區第一乃至第六窟。南區第七乃至第二十一共十五窟。前後凡二十一窟。就中,第二十一窟,係北魏太和年間所開,其年代為最古,第三窟等次之。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七、第十八、及第二十等六窟,亦係北魏時代開鑿,其餘屬唐代所造。各朝均有修補改整,唐代為甚。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八、第二十等諸窟,皆係重鑿。右岸之諸窟,皆屬唐代工作。小龕居多,主要者僅有二三。開創以來閱二百餘年。至則天武后時代,始終止開鑿。

二、石窟構造形勢
龍門佛窟,雖開創於北魏,但隋唐各朝,均有改整或修補,尤以唐代為最。每窟幾乎都附刻造像銘,此優於雲岡、敦煌者。今就佛窟內容構造形勢,略加敘述於次:

第二十窟名曰古陽洞,或稱老君洞,此為龍門最初之石窟,其豐麗與第三窟(寶陽洞)同為龍門幾千石窟中,最初開鑿者,極具歷史價值,並附有造像銘,足資考證。窟之間口二十二尺八寸,奧行三十尺。後為半圓形狀,高約三十二尺。後壁之前,設立佛龕、方座,安奉高約十五尺釋迦坐像,衣裾垂披四面,左右脇侍菩薩,各高十三尺。座下並作兩獅子。窟之左右大體分為三層,分刻大小佛龕,更有天井及千體佛。意匠的變化,彫飾的豐美,其他未可比類。就中,右壁係北魏景明三年五月造,邑子像銘:「大代太和七年,新城縣功曹孫秋生新城縣功曹劉起祖二百人等敬造石像一區,願國祚永隆,三寶彌顯」。又左壁之太和二十二年九月侍中護軍將軍北海王元祥造像銘,記有「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太妃,征南將隨從祈元祥平安。彌勒像,同彌勒像龕,太和十九年十一月使持節司空公長樂王丘穆陸亮夫人尉遲所造立」。(此為龍門現存最古之銘)同:二十二年九月始平公像銘曰:「慧成(即始平公之子)自以影濯玄流,邈逢昌呓哒心為國造石窟口口系答皇恩」。於此可知,此窟太和七年既經開工不久,遷都以後,長樂王夫人及比丘慧成繼續開鑿。其他,景明元年楊大眼為孝文帝造佛像,同三年,比丘惠感造彌勒三尊像,同四年比丘法生為孝文帝造釋迦三尊像。正始三年王史平造彌勒交腳像,永平二年比丘尼法文法隆造彌勒像,同四年曹連造釋迦像及朱義造觀音像,安定王造彌勒像,神龜三年杜匡安造無量壽佛像,同三年惠感造佛像,正光二年比丘惠榮造釋迦像,同四年夏侯叔造釋迦三尊像,東魏天平二年比丘尼曇會造觀音像,同年僧清長造彌勒像,同四年孫思香造觀音像等。此諸造像銘所記年代及造者,實為今日研究石窟最重要之史料。

第三窟,名賓陽洞,此窟因石佛寺在境內,未受人為的破壞,故能保存最良好之北魏石刻代表的傑作。而龍門為北魏石窟中最大最壯麗之創造。窟之間口三十六尺六寸,奧行三十三尺五寸。後壁刻本尊釋迦坐像,脇侍羅漢及菩薩像各二軀。左右兩壁亦各刻三尊佛立像,本尊趺坐方座、衣垂前、右手開舉,左手屈地水火三指安膝上。面輪稍長,眼纖月狀,眉昻鼻高,口唇反上,含帶微笑。後光為大舟形,蓬華忍冬供養菩薩式及火炎,用表莊嚴。相好威儀,衣褶重重,頗為優麗,乃北魏時代成熟之作品。入口左右的內部,其腰部刻迦樓羅、毘那夜迦、龍王等。中部為皇帝及皇后率侍者晉香圖。上部浮雕供養相,天井中央,蓮華周圍,配有飛天雲文。其周圍垂寶帳,床內處處刻大蓮華文,其間所作波衣,顯示池中寶蓮。入口外壁左右彫仁王像,氣象最為雄偉,此窟規模之大,極盡彫刻之工巧,不問有無像銘,一望而知,是北魏時代的特徵。魏書釋老第志二:「景明之初,世宗(宣武帝)詔大長秋卿白整,代京靈巖寺石窟,於洛陽伊闕山,為高祖(孝文帝),文昭皇太后二佛所。(中略)永平中,中尹劉騰奏,為世宗復造石窟一,共三所。自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以前,功用十萬三百六十六」。記中一所,即指地窟。

第四窟:間口三十一尺,奧行三十尺,高約三十尺。後壁為本尊釋迦坐像,脇侍羅漢,及菩薩立像。各安二軀,左右壁前,刻有大小佛龕。本尊威儀,不異於第三窟。口唇強,垂頤及施頸文三道等。左壁小龕,有「隋大業十三年」刻銘,民國初年,一度為兵營火炊事場,其美觀多為煙塵汚毀,殊堪可惜。

第二窟:間口二十六尺,奧行三十二尺,本尊釋迦佛像,高約二十尺坐方座,左右侍立高約十八尺之羅漢,及二十尺高之菩薩像體姿雄大,相好端麗,天井中央,蓮華,周圍並刻飛天,四壁彫刻大小佛龕及塔形。右端有唐貞觀二十二年四月造立彌勒立像。其右下右壁安置彌勒倚像。脇立羅漢及二力士像。又第三、第四兩窟中間巖壁有伊闕佛龕碑,今首崩壞。是唐貞觀十五年魏王泰,為母文德皇后造立佛龕,傳為褚遂良書。第二、第三、第四窟中,第三窟,係北魏時代開鑿,這是學者一致所公認的。第二、第四兩窟,因本尊等形式不同,說是隋代的作品。但此三窟又劃為一區。前記魏之第四,所謂「石窟三所」,此記似有未當。第二窟的本尊脇侍等的樣式,特异於第三窟;或者此窟係唐魏王泰改造,亦未可知,必須詳加考證。

第十七窟,俗稱為魏字窟,雖係北魏時代造鑿,間口十二尺九寸,奧行十四尺二寸,本尊釋迦像坐方座,脇侍兩羅漢兩菩薩侍立,又左右兩壁各開一佛龕,安置釋迦及羅漢菩薩仁王像各二軀,其他壁面造多數佛龕,並有北魏正光四年,孝昌二年,唐上元二年等刻銘。第十三窟,伊闕洞,俗稱蓮華洞,間口二十尺二寸,奧行三十尺九寸,後方為半圓形,安置本尊釋迦立像,羅漢及菩薩立像各一軀,後壁佛龕並刻千佛像,右壁,造三層大龕,其間設小龕,北魏正光六年,永熙二年,北齊天保八年,唐長安口年光天二年等安造像等,左壁亦刻多數小龕,並有北魏孝昌三年,建義元年等銘。天井為一大蓮華,高肉雕,飛天繞之,手法最為精彩。第十四窟,間口十一尺四寸,奧行十二尺八寸,高有十尺。後壁本尊坐像,脇侍羅漢菩薩像各刻一軀。又左右的兩壁佛龕,各安釋迦,兩羅漢兩菩薩像,右壁小佛龕刻有「北魏普泰元年,東魏天平四年等像銘」。第二十窟,稱藥方洞,間口十二尺,奧行十四尺二寸,高有十三尺,後壁本尊趺坐方座。脇侍羅漢菩薩各倚立,壁面造大小龕,左壁二佛並坐,右壁釋迦五尊像等。初入口左右兩壁,刻寫藥方。此雖屬北魏時代所開,然至北齊武平六年六月,左壁刻文被磨削,重刻道興之造像銘。入口左內壁有北魏永熙三年,窟內右壁有唐永徽元年,及顯德四年等龕像。顯經後世修補改整,至為明顯。第十八窟,間口十四尺,奧行十一尺,後壁之龕,安置本尊及兩脇侍像。右壁之龕,有彌勒三尊像,北壁有觀音立像。入口右壁之龕,有大魏口口七年,外壁有東魏天平四年之銘,窟內並有唐龍朔元年等之銘,且安置佛像,於此可知此窟至唐代,始加 改造。第十五窟,間口十尺,奧行十二尺二寸,後壁龕中,安置本尊及兩羅漢兩菩薩像。左壁鑿二龕,後方之龕,供釋迦像,前方之龕,及左壁之龕,刻有釋迦兩羅漢兩菩薩像。入口南壁則有「北魏式」的一佛龕,其他則有唐顯慶五年等刻銘,可以資證。

第五窟,名為敬善寺洞,係唐太宗后紀國太妃韋氏所造像,間二十一尺三寸,奧行十尺五寸,後壁坐佛像,左右兩壁安置羅漢菩薩及二天立像。其間亦造多數菩薩像等,入只外壁之左右則有仁王像。第一窟,被認係唐代初期鑿造,間口三十一尺,奧行二十二尺,高約三十五尺,本尊釋迦坐像,二羅漢二菩薩及二天像。體軀偉大,有雄毫之氣。第十二窟,俗稱大洞,間口十七尺九寸,奧行三十一尺三寸,高有二十八尺,尚未完成故未安本尊,周壁大小佛龕,並刻有千體佛。唐顯慶元年,天授二年之刻銘。第十六窟,俗稱破洞,亦工半受挫折,本尊等未備。間口十七尺,奧行有二十二尺,右壁則有「顯慶四年、龍朔元年、總章二年」等之造像銘。第十九窟,號為奉先寺,今屋未蓋,規模最壯大,分內外陣,內陣間口百十八尺七寸,奧行七十一尺六寸,外陣間口約百十一尺,奧行約四十三尺,後壁中央,鐫刻盧舍那大佛坐像,高約五十尺,相好莊嚴,軀幹雄偉,頭髮成波狀,衣文頗流暢,今失兩手,兩足亦破損。臺座三重,蓮華並列,各瓣刻小佛,顯示蓮華藏世界。後壁中央為蓮華,周緣陽刻化佛飛天及唐草火炎等,極為豐麗,是龍門最偉大最優秀之佛像。左右迦葉阿難,兩脇侍菩薩侍立,高三十五尺餘,菩薩寶冠瓔珞等,極豐美纖巧。左右兩壁有金剛力士,高約三十尺,並有兩神王,踏鬼形,高達三十三尺。其雄渾毫宕之氣宇橫溢,至為驚人。又三方壁面,刻多數佛龕,像概逾七尺。原來此等諸像,想蓋一大屋,今三面巖壁,高約四十尺,平均十七尺距離。係開元十年十二月,河洛上都龍門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此大像龕,係唐咸亨二年四月高宗的本願,皇后武氏捨脂粉之費二萬貫助其業。由實際寺善道,法界寺惠𥈵等管理造營。上元二年十二月竣工。調露元年八月,更於大像之前,建大奉先寺,請高僧二十七人為住持;以管理造營之事。第十一窟,今前崩壞,間口十二尺五寸,奧行九尺八寸,後壁刻有本尊倚像,及脇侍羅漢像,(今闕左方)大唐咸亨四年十一月,僧惠蕳為皇后太子造立。第十窟,稱塔洞間口七尺八寸,奧行六尺,後壁安置坐佛像,並兩脇侍菩薩像。四壁及入口側造立小佛龕,並有「唐上元二年、同三年、儀鳳三年、垂拱三年、如意元年」等之刻銘。第九窟,永隆洞,又號萬佛洞。間口十九尺,奧行二十二尺,後壁本尊釋迦像(高九尺),坐八角座,高有九尺。脇侍羅漢菩薩各二軀侍立,入口左右刻有二天立像。又後壁於一莖多華蓮上安五十四菩薩像,左右兩壁數萬軀小佛像,入口側壁鐫造千體佛。唐永隆元年係智咴炝ⅰL炀笊徣A周圍,刻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臨姚神表內道場禪師,一萬五千尊像龕」。又入口右側壁刻有「沙門智撸顬樘旎侍旌筇又T王,敬造一萬五千尊像龕」。並有「大唐調露二年歲次庚辰七月十五日,奉為真寶師敬造畢功」之銘。其他又有「永隆二年、垂拱二年、乾祐二年」等。安刻銘像。第七窟,間口十一尺七寸,奧行十四尺,後壁本尊釋迦坐像,並脇侍羅漢像二軀侍立,左右兩壁,各立佛像,及脇侍菩薩立像二軀,壁面亦鑿刻多數小佛龕。入口外壁之仁王像,唐垂拱三年四月刻銘。第八窟,間口六尺二寸,奧行十四尺一寸,後壁本尊佛倚像,脇侍羅漢菩薩(今失右方)侍立,左右兩壁彫刻千佛像。入口外壁的右方,右王像(今失左方),並有天授二年之刻銘。第六窟,亦係唐代營造,間口五十四尺四寸,奧行甚湥醒氡咀鹨凶瘢呒s十四尺,安置脇侍二菩薩立像,其左右,又有佛坐像,兩端刻有右王立像。就中三佛完成,其他未成而終止。又古陽洞以南,係唐代開鑿無數小龕。其中,南端之一窟,稱為南極洞,間口十五尺五寸,奧行十一尺四寸,高十二尺五寸。後壁本尊佛、二羅漢、一菩薩像,左右二壁,則刻二天像。右壁別立佛像,並有七重塔三基等,傳為唐初所作。又右岸諸窟中,為著名石窟寺,分左右二窟。左窟,間口二十七尺二寸,奧行二十尺,刻造本尊丈六釋迦像,並千佛像,高約一尺許。右窟,間口二十一尺五寸,奧行十九尺五寸,後壁本尊釋迦倚像,安置脇侍菩薩立像,周壁之上部則有刻千體佛,腰部金剛般若,下部刻有高僧二十五軀,又窟之中央設石壇,安置佛像三軀,皆為唐代屈指的傑作。

三、龍門石質之秀麗
綜觀石窟刻銘,其造佛的動機,不外一為報國恩與國王恩,二為祈國卟。秊槿龑殢涳@。所刻之聖像,十之八九為釋迦佛、彌勒佛、羅漢、間有觀音,偶有阿彌陀佛。可見當時民間信仰之對象,以本尊釋迦佛為主,彌勒次之,以彌勒為未來佛,欲以人間為淨土,故深獲民間普徧信仰。西方淨土思想,尚未普及於民間。

龍門石質,堅緻秀麗,適宜開鑿,雖然岩層傾斜約三十度,但無礙於掘鑿大窟。窟之天井,皆穹窿狀,佛像皆屬北魏時代開鑿,軀幹雄偉,唇厚鼻高,拓跋魏氏的理想,表現無遺。但比之大同雲岡石窟,未免傾向漢化。隋唐時代的面貌,豐麗衣文,至為明顯。佛髮不作螺髮形,多崩卍字形,稀有波形,顯屬隋唐時代的特色。左右均有羅漢,二菩薩侍立,每窟附有刻銘,此為大同,敦煌所不及其詳者。此於後世研究文化藝術上有絕大之幫助,此又龍門一大特色。就純藝術觀點而言,龍門雖較雲岡精細,但巳失雲岡奔放自然之緻,龍門最左之石窟,為太和七年,至太和十七年(公元四九三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繼續開鑿,經北齊而至隋唐。

佛教,雖多方面有助於我國文化顯揚光大,但由於國人忽視佛教文化的價值,敦煌石窟,豐富的遺產—文獻—竟為王道士盜賣使國寶流出,實為國人之恥!龍門石窟,又遭同樣的不幸,由於附近居民無知,貪圖金錢,以殘忍手段,破壞佛像,賣給外人,因此,許多佛像,失去頭部,成為半軀,以致殘廢。不獨使極具優美藝術價值之佛像,喪失欣賞價值,且使我國文化藝術史考核上失去了憑證,思之不勝歎惜,無怪乎外人譏諷說:「中國人無歷史文化觀念」。國民之恥,更無甚於此也。

余欲喚起國人對佛教文化及鏤刻之注意,乃不惜紙張將各窟構造裝飾一一抄錄,以供學者參考研究!余之目的:一、希望國人從佛教文化史蹟上了解佛教文化的價值,二、希望同道們從佛教文化史上發掘佛教於我國文化之貢獻!三、希望我國藝術人士通力合作發揮東方世界藝術之宮—雲岡、敦煌、龍門三處佛窟之成就。


阿印于 2009-03-11 23:58:33 发表在分类:考古調查
(48849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