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 

2008-01-03 Thu

零八头帖《隆永之役》(二)司令、诗书合创之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二、谍报虏情
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春节即过,正月十五日(公历2月12日),军民尚沉浸于年节之中。此时,有单骑闯至阳和城(今大同以东阳高县城) 宣大总督府门前。
天寒地冻,来人灰尘满衣,坐骑周身热气蒸腾,一看便知乃长途跋涉而来。来人将坐骑拴于门外拴马桩上,而后立于台阶下亮明身份:大同夜不收间谍蓝伏胜,有紧急军情,须面禀总督,请速报之。夜不收乃明军特殊军种,相当于现今侦察兵。
守门士卒见来人点名总督,知军情重大,不敢有片刻延误,立即入禀总督翁万达。
阳和城为边地,西距大同镇城百余里,东距宣府镇城三百余里。嘉靖年,北虏累年入犯陕西、山西、大同、宣府等处,总督府时有紧急边报。
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总督府由大同所辖朔州城迁至阳和城,下辖大同、宣府二镇,另辖偏关、保定二处。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改辖宣府、大同、山西三镇。阳和城原置守御所,后加置阳和、高山二卫。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又建阳和兵备道。时城内官军达七千余员名,马骡等六千余匹头。
大清雍正三年,官府合阳和、高山二卫之名,改称阳高县。
书房内,总督万达正伏案筹划春防兵力配置,忽闻蓝伏胜之名,不禁心头一凛,立即起身前往厅堂召见。
蓝伏胜入厅礼毕,即向万达禀报:北虏腊月集结于坝上草原金字河,现已向东移动,将抵独石口外明沙滩,意欲南犯。事关机密,卑职未敢驿马传递,只身由独石边外潜回,快马面禀督府。
金字河、明沙滩之名称,现今早已消失,地图亦无法查找,而在明代却令朝廷惊心。该二处水源丰沛,草原广阔,可屯驻十余万骑,乃俺答南下入犯前集结之所。
对于金字河、明沙滩地理方位,本文采据张家口著名元史专家胡明老师及司令(网名)等人之考证。(见胡明所著《明代明沙滩、金字河考》、《对一条历史资料的质疑—明代明沙滩、金字河考之二 》可于网上搜索)
金字河位于现今沽源、多伦之间闪电河及其以西广大地域,该处河流纵横,沼泽众多,夏季金莲花盛开,将河水及两岸金色尽染,微风徐来,金波闪烁,因之为金字河;明沙滩位于现今赤城独石以北偏东五十余里长梁大片地域,该处为丘陵,白沙与草原相间,水草丰沛,若干条河流于此发源,因之为明沙滩。金字河、明沙滩二处,西北、东南最近相距百余里。
万达闻警,即惊且喜。距去年九月入犯宣府北路仅相隔数月,北虏竟于冬末春初集结于边外,大异常规。幸得蓝伏胜侦得此讯,方可使官军从容应对,减免生灵涂炭之惨剧。
去年秋九月(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10月),俺答领数万骑驻独石口外明沙滩。九月十日(公历10月11日),突袭镇安堡所辖两河口,攻入宣府北路,经滴水崖东南而下,抵宣府东路永宁、隆庆、怀来等地,大开杀戒。延庆堡城共一百三十余座,十破六七,军民死亡数万人。为此,总督万达自罚,降俸两级;宣府总兵赵卿戴罪听候处理,总兵职位至今空缺。(二十八年镇安之役始末,请详见笔者所作《冲要两河口》)
大凡游牧南犯,只择春秋二季。夏季,坝上草原水草丰美,生活安逸,无须南掠;冬季,坝上则滴水成冰,温度保持在零下二十至三十度之间,人马皆受制于天,不宜户外活动。因此,自古冬季不战,早已成为惯例。明代官军对游牧部落只设春防、秋防,是时,于各地抽调官军轮番参加防守,可称为班军。冬夏二季则以监视为主。
此次北虏竟不顾天寒地冻,一反常态集结于边外坝上,显然欲报去年秋季入犯不逞之仇。幸而蓝伏胜侦得此信,方知北虏动向。
万达想到此处,心头一宽,立即重赏蓝伏胜,并记首功一件。蓝拜谢而退。蓝在此之后曾参与官军对俺答传信,按下不表。
蓝伏胜之所以能够侦听得如此重大敌情,缘于总督万达恩威并施之故。
三月前,大同间谍蓝伏胜在阳和城曾触犯军法,罪当致死。督府发觉后,喝令动以杖刑。按常理,杖至四五十可致人晕厥,五六十可致人伤残,七八十可致人死亡。而蓝杖刑至百未死,且仍可与行刑之人对答,万达大异之。
此时,阳和兵备道兵备副使魏尚纶,因事入督府求见万达。客厅落座,副使尚纶见万达神色怪异,忙追问其故。当得知蓝伏胜受刑百杖而未陨命时,也觉惊异,忙道:我闻古人亦曾有如此事情。此种人申明大义,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成大事,督府何不留其性命,令往虏地侦察,为国家效死力?
万达原先料定北虏必二犯滴水,曾与同僚言:“虏悔前役矣,再入必滴水崖”。此时正欲寻有能力者,前往虏地侦听。闻尚纶如是说,便道:我正有此意,烦劳尚纶代我与蓝一叙。
蓝伏胜被抬进偏房,待医官诊治杖刑创伤后,尚纶便坐于卧榻之侧,与伏胜言以大义,最后道:今督府放你生还,可为国家效死力乎?蓝大惭,感恩督府,伏榻不起,誓死以身报。
经尚纶精心策划,伏胜养伤月余痊愈,即东出阳和,前往北地侦听。其合理路线应为:自阳和东行百余里至马市口出边,上坝五十里抵兴和,再东北上行四百余里,潜入金字河北虏聚居之地,侦听敌情。
嘉靖二十七年腊月底,伏胜初次自边外返回阳和城,禀报敌情曰:俺答现驻金字河,对外声言西进,而后南犯山西。而属下多方探听,并询问被俘汉人,最后判断,此乃俺答声西击东之谋,其必东进,而后南犯隆永。
万达闻言,即修书大同镇,令密切侦听北虏动向。同时书致宣府镇总兵赵卿,令其遣所部兵马,驻扎于宣府北路、东路适中之处备御,即滴水崖堡,以防未然,备不虞。
春节已毕,伏胜二次出塞,继续侦听。此日,伏胜骑马行至独石北栅子口外,远见烽火密布,近见官军枕戈,栅门盘查甚严。
恰有被俺答所掳百姓从边外逃回,正向守墩士卒告之曰:“虏马首已东,将趋明沙滩矣”。其意:虏马已自金字河掉头向东进发,将抵明沙滩。
守墩士卒当然不解其意,而伏胜闻言却大惊失色:大事不妙!虏欲攻宣府北路,事情急迫,须星夜回程,速告督府得知。
伏胜择边外蹊径,五百余里疾行三日抵阳和,二次禀报万达。于是,出现开始一幕:正月十五日,伏胜牵马立于督府台阶之下,周身热气蒸腾……

附图9、10:大同市(大同镇)鼓楼及旁侧街道。
附图11、12:由马市口韭菜沟隘口出边,可至内蒙古兴和。









诗书于 2008-01-03 19:19:48 发表在分类:明边专论
(47466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