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狄的塔之旅之2
|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
|
图1是北京香山挂甲塔,照片拍照于我2004年12月19日香山到八大处的穿越。其所在的山名为天宝山,与南面的香山称为姐妹山。在香山与天宝山之间有一个美丽而幽静的小山村———挂甲塔村。在两山山口最狭窄处跨两山而建有一座城关,城关上有一座清代汉白玉石塔,塔为覆钵式,四面开有眼光门。此塔当地人称挂甲塔,此种形式的塔又称为过街塔,这也是北京唯一的一处过街塔。塔下原有两祠,左关帝、右药王,均为雍正二年所建,现均毁无存。另建有七圣庙,今仅存重修碑和残基。今天的挂甲塔,是复建的。
(北青网:http://www.ynet.com/view.jsp?oid=4066833)。
图2是北京八大处二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与图1同日拍照。
灵光寺是八大处现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
灵光寺山门殿面朝东南,山门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纯铜贴金铜造像,为泰国僧王赠送。灵光寺内原有五进庙堂,现仅存“大悲院”、“鱼池院”、“塔院”三处院落。大悲院中,南有观音殿,北有拜佛堂,东西各有陪房十四间。
院西南有一金鱼池,建于清咸丰年间,原为寺内放生池。池中有子午莲,锦鳞游弋,鱼盈尺许者众多。池畔有辽代“招仙塔”塔基一座,又名“画像千佛塔”,此塔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后寺内僧人在清理旧塔基时发现了供有佛祖释迦牟尼灵牙舍利的石函。
北行过一回廊为原卧游轩、居士院及方丈院。现方丈院中有1958年所建佛牙舍利塔,塔中舍利阁内以纯金七宝塔供奉佛祖灵牙一颗。2000年中国佛协新建了玉佛殿和已故佛协会长赵朴初手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影壁。因佛牙舍利在世界上仅存两颗,使灵光寺成为全世界佛教僧众顶礼膜拜的地方。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1575.htm)。
本报讯(通讯员张弢)昨天,大批的游客纷纷慕名来到八大处公园二处灵光寺参观闻名世界的佛牙舍利塔。
据了解,世界上仅存的两颗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的牙齿舍利,一颗现在斯里兰卡,另一颗就保存在八大处公园的佛牙舍利塔中,1900年,八国联军炮轰了灵光寺,在后来重修时,从塔基中发现了它。1964年,中国佛教协会在这里举行了佛牙舍利的开光典礼。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佛牙舍利塔每年对外开放一次,今年从8月12日一直到8月26日,来到八大处公园游玩的游客在这段时间都可以一饱坐落在公园800多年历史的佛牙舍利塔。
(www.tom.com 引2003年8月19日《北京日报》:http://travel.tom.com/2290/2297/2003819-21510.html)。
图3是北京万松老人塔,照片拍照于2007年4月7日与庐主、小虎、老J等一起活动之前。
万松老人塔在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1号旁门,砖塔胡同因之得名。塔为金元时代风格的密檐八角九层砖塔,高约15.9米,是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砖塔。塔院东西长14米,南北宽7米,面积为99.3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2.5平方米。
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自称万松野老。金代河内(今黄河以北)人。出家于荆州,是金元间的佛教大师(属佛教支派曹洞宗),同时深通儒家经典。著作有《从容录》、《请益后录》、《万寿语录》等。81岁圆寂于燕京西郊仰山的栖隐寺。后修此墓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清乾隆十八年(1753)加高至九级。民国16年(1927)由叶恭绰等人重修,辟大门并书石门额“元万松老人塔”。1986年维修中发现清塔内包着元塔。此塔玲珑别致,与众不同,是北京的一处街景。
(同程网:http://www.17u.com/destination/s_detail_4959.html)。
图4是北京妙应寺白塔,与图2同日拍照。
妙应塔,俗称白塔寺,因寺内有一座白色古塔而名。该寺坐落于北京阜成门内大街,是元大都保留下来的重要建筑之一,属社科类专题遗址博物馆,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
白塔建于元至元八年(1217年),为当时入仕中国的著名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设计并建造。白塔竣工后,又以塔为中心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寺院,赐名“大圣寿万安寺”,成为忽必烈营建元大都是的重要工程之一。明天顺元年重建后改名“妙应寺”。该寺由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七佛宝殿、具六神通殿及塔院组成,其中具六神通殿保持了原有的佛堂格局,殿内供奉着清代的木雕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东西两面墙上挂着八幅藏传佛教的护法神像。塔院内白塔为高50.9米的覆钵式的佛塔,精美壮丽。目前,白塔寺山门复建业已完成。
(北京文博:http://www.bjww.gov.cn/wbsj/wbzg_view.asp?id=893)。
图5是北京天宁寺塔,照片拍照于2007年5月1日,是我今年“五一”之行的首日。
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初名光林寺,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佛寺。隋、唐、金诸朝历改弘业寺、天王寺、大万安寺。元末寺毁于兵火,明重建寺院,宣德时改称天宁寺。现存殿宇为清代重修。
天宁寺塔位于广安门北滨河路。建于辽代。天宁寺在北魏孝文帝时,叫光林寺,唐开元时改称天王寺。辽代,在寺后建塔,元末寺院毁于兵火,只余高塔。明初曾重修庙宇,此寺是北京创建年代最早的庙宇之一。寺坐北朝南,山门为灰筒瓦硬山顶,石券门窗,门额正书“敕建天宁寺”,山门后面为弥陀殿,殿前有月台,两侧分列螭首方座石碑各一座,为乾隆年间重修天宁寺碑记。塔立于殿后中轴线上。天宁寺塔为八角十三层檐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建于一方形砖砌大平台上。两层八角形基座,基座之上为平座,平座之上用三层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以上即十三层塔檐,檐下均施仿木结构的砖制双抄斗拱,各层塔檐自正而上逐层递减,塔檐的角梁均用木制,檐瓦和脊兽、套兽为琉璃制作。塔顶为砖制两层八角仰莲座,上承宝珠作为塔刹。1976年唐山地震将塔刹震落。天宁寺塔北面,原有大觉殿、广善戒坛等建筑。寺西北原有院落,名宗师府。
天宁寺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建于一方形砖砌大平台上,两层八角形基座,基座之上为平座,平座之上用三层仰莲座承托塔身。
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以上即十三层塔檐,檐下均施仿木结构的砖制双抄斗拱,各层塔檐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每层均系缀风铃,每逢风起,便发出清脆的铃声。
塔顶则以宝珠形的“塔刹”而结束,“刹”即佛教的象征(1976年唐山地震时将塔刹震落)。1992年进行整修。
(我想去旅游:http://www.53761.net/BJ/xuanwuqu/SS176.asp)。
老狄于
2007-12-17 22:16:31 发表在分类:
照片加文字的豆腐 中
(49331次点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