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荒火
 旷野上野兔和宿鸟都被惊起,苍狼远远地蹲在一块孤石之上,闪着惊惶失措的绿幽幽的光。我在莽莽的草地上走着。你会来吗? 

2005-10-16 Sun

孟姜女庙的修建其起源或许与北齐长城有关系

长城小站是由志愿者支持的公益性网站,无固定经济来源。2012年小站台历是由各方网友赞助图片、设计、印刷精心制作的纪念品,用于小站运营经费筹款。
欢迎您购买小站台历,支持长城小站与小站博客的发展。
孟姜女庙又叫贞女祠,坐落在山海关区望夫石村凤凰山上,相传始建于宋代以前。庙建在山上,正门有108级石阶,直通庙内。前殿正中有泥塑孟姜女像,身着素衣,面带愁容。两旁柱子上刻有楹联,上写"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殿后有一巨石,相传孟姜女寻夫至此,曾登石远望。石间有小坑,传说是孟姜女在这里等待丈夫时留下的脚印,因此人们为这块巨石取名"望夫石"。
孟姜女像泥塑彩绘,身着青衫素服,面带愁容,遥望南海,龛上横额“万古流芳”,两旁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于秋片石铭贞”。相传为南宋文天祥所作,今疑非是。
庙内东壁石刻“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与关城匾额规格一致。西壁石刻,有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帝王将相以及民国年间军阀、政客的题诗。殿前有副奇妙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此联出处不可考,读法也不一致,一般读成三、三、四句式或四、三、三句式,也可读成五、五句式。这副对联是利用汉字的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和谐音的特点而作,内容涵义主要是描述这里的自然景象。
后殿原塑观音、文殊、普贤三大菩萨像,“文革”中被毁,1988年恢复。殿后有“望夫石”,传说孟姜女寻夫到此,登上此石望夫,一夜之间,把坚石踩出足迹,把石坳掬出盆形,这就是传说中的“望夫石”和“梳妆台”。石旁有清乾隆帝的题诗: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芦吊乃郎;
干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
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
| 常见秉彝公懿将,讹传是处也何妨。
登临“望夫石”,可环顾南海及北山景色。
石后有一六角亭,名目“振衣亭”,相传为清康熙时修建。
在姜女庙东南约5公里的渤海中,有两块突出海面的礁石,

高者似碑,低者似坟,相传此处为“姜女坟”。
孟姜女庙的修建,无疑是“孟姜女哭长城”的产物。但始建于何时,则说法不一。据《临榆县志》载:“贞女祠在东关外十三里望夫石之巅,祀孟姜女。此庙创始在宋以前,……至明万历间主事张栋重建。崇祯间,副使范志完重修,又增龛。……清康熙年间,曹安宇葺而新焉。民围十七年,经奉天张将军(张学良)颁款重修。”可以看出,始建是在“宋以前”,从明万历到民国十七年的三百多年间,都是重建或重修。这种提法不是没有根据的。其起源或许与北齐长城有关系。
因为:第一,从领域来说f山海关一带,在南北朝时期,先属于北魏的辽郡,东魏武定八年(公元姑0年)设于北齐高氏,齐承光元年(公元577年)设于北周宇文氏;
第二,从时间上说,自北齐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起,北齐政权陆续修建长城,到齐后主天统元年(公元565年),前后建城达三干多里,自山西离石县向东,蜿蜒曲折,东达渤海北岸的山海关。这条长城,与明万历二十二年张栋的《贞女祠碑记》中,称之为“土人传迤北大边即长城旧迹”,是相吻合的。北齐长城在抚宁、青龙一带的走向及现状,经过初步考察,已大体弄清眉目,当地老人称之为“老边”。即是北齐长城。虽然从山海关城北角山向南到海边的一段尚未弄清,但据老年人说,在姜女庙两侧有一道红墙子,可能就是北齐长城的遗址。







察哈尔于 2005-10-16 14:08:03 发表在分类:大漠孤烟
(49050次点击) | 标签:  



 评论
 · 发表新帖
 留言总数0帖 页次:1/0 每页:20条 


Power by 长城小站, Ver1.0 update at 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