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明代长城附近森林砍伐史料校读”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通过长城新老照片比较,长城沿线植被情况引起注意,秋阳,诗书,富贵等诸友进行讨论。查得网文一篇,题目就叫“明代长城附近森林砍伐史料校读”,专涉长城森林砍伐,也算难的。不过因为是近人校读稿,又打字发在网上,这篇网文显然有很多错漏字,读起来十分困难。例如第一句“查得蓟,昌二镇,重冈复 ,蹊径狭小, 木茂密,官军可以设伏,胡马得直驰”。其中“重岗复”后面应该是漏了一字,比方可能是“重岗复岚,蹊径狭小”。而“木茂密,官军可以设伏,胡马得直驰”这句就越发奇怪了。既然官军可以设伏,那胡马何以“直驰”。显然这句话应该是““木茂密,官军可以设伏,胡马不得直驰”,误漏了一个不字,意思满拧。
尽管有错漏字,但通篇意思串下来,原来明代长城沿线就禁止乱砍乱伐。特别诗汪道昆汪大人的〈经略京西诸关疏〉“倒马关,茨沟营等处,亦 下 十 ,此皆先朝禁木,足为藩篱,访得 州炭厂奸商,假借烧炭为名,通同守关隘官,侵伐沿边树木”
还有对不力官员的处罚“但有一木出山至河川者,即坐本官以卖放之罪”。
是研究明代树木与长城边防关系的有用资料。要是找到准确文字就更好了。
明代长城附近森林砍伐史料校读
邱仲 ※
庞尚鹏,〈酌陈备边末议以广屯种疏〉1
查得蓟,昌二镇,重冈复 ,蹊径狭小, 木茂密,官军可以设伏,胡马
得直驰,故先 东 惟设巡抚一员,兵备一员,户部管 官一员,岁费 过 万
缗而止.近 增设文武大臣及沿边官军,其兵费视三十 前,无虑 十倍,兼以
修边建寨,举无遗策,而 人犯 ,迄无 时,其何故哉 盖由嘉靖廿 间,沿
边诸臣以营缮之故,辄伐木取材, 思为边关万世虑其后.积习相仍,遂弛厉禁,
烧炭折枝为薪,无 顾忌,驯致今日,殆有甚焉.或伐木搜於绝峤,以给修边
之工,或采薪贸 於通衢,以供抚夷之费,斧斤剥削,萌孽殆尽,几於濯濯矣.
无惑乎蹊径日通,险隘日夷也.
夫修边之役,固为备御长策,然势 能敌,则溃墙而入,拒之为难.边墙之
外,深浚长沟,远者 百 ,自谓神马亦难飞渡.然 人拥众 万,捧土填之,
即十 深沟,俄顷皆为平地,虽有摆边将士,地 寥旷, 搏击所能及乎 惟繁
植 木,其 比於筑长城,其势壮於十万师,其险逾於山川丘 ,边臣莫 知之,
而竟莫有毅然身任其责而严禁樵采者,何耶 盖修边工程,岁无虚日,给赏属夷,
动费钜万,沿边将士, 害所关,悉竭其膏脂为之,虽赏给以官银,其间 能十
一,非借樵采,兼扣月 ,将安取给乎 且边工以丈尺分殿最,即将 而上,皆
藉口於此为功能以避诘责,而何暇於 木之爱乎 就 从今栽植,计其效当在
之后,任 於已,而 能必其成於旦夕之间,故皆置诸 外.自今日观之,得
失 害,较然甚明,胡马 入,即 独屯田芜秽,而民间耕凿,亦能安其业乎
臣愚谓修边固 可费废,而植木为急.近日周 境上, 边墙 多完固,其间所
未备者,特补葺之工耳.
乞 督抚衙门,通 备总 等官,各照原分信地,凡边墙之外,山崖空旷去
处,广种树木,如榆 之 ,皆 生之物,如枣柿之 ,皆 土所宜,彼此 络,
各横阔十余 ,每 以种木多寡,为边功之优 ,巡关御史通 委官查验,分别
劝惩.仍严 禁约,凡有故违樵采者,民则引 发遣,军调瘴地面,所部将官
能禁缉,一体重究.则 之后,千 成 ,而 人绝南牧之 矣.其视今日
修边之 逸难 ,相去 特倍蓰耶!况边墙岁久,未免倾颓, 修葺, 木
培其根柢,日渐长养, 待十 ,即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边尘 动,野皆农,
※ 中央研究院 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
1 庞尚鹏,〈酌陈备边末议以广屯种疏〉, 《百可亭摘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29册,
影印万 二十七 庞英山刻本本),卷2,页17b-20a.此文作於 庆三 .
1
何患屯政之 举乎 至於边墙以裏,各有险隘之地,如 山对峙,峭壁危 ,仅
可单骑通 ,即相 地,宜厚植 木. 既内犯,扼其初至,或击其惰归,或
遮其前,或掩其后,据险设伏,皆可以恃以用吾之长技矣.
汪道昆〈经略京西诸关疏〉2
马水口沿边 木,深入内边,修者百 ,次者 十 ;紫荆关,虎张口,倒
马关,茨沟营等处,亦 下 十 ,此皆先朝禁木,足为藩篱.访得 州炭厂奸
商,假借烧炭为名,通同守关隘官,侵伐沿边树木,近该工部郎杨归儒出示禁约,
第恐此辈犹 觊觎.况今并赴台工,有事采办,止许折薪,以充烧造,勿及树株,
亦恐违法,官军因以为 .倒马关一带,界属山西 丘,广昌地方,隔 分区,
尤难禁约.查得先 边臣,尝以伐木受法,今在畿辅重地,情罪过之.及今修边,
应照部议,申明厉禁,即有通同假借,及乘机盗斫者,比 重科,仍 山西巡抚
衙门,一体禁缉,由是而剪伐 及,罙阻莫窥,亦万世之 也.
万历《清凉山志》〈侍郎高胡二君禁砍伐传〉3
自古相传,五峰内舀,七百余 ,茂 森耸,飞鸟 ,国初尚然.尔后,
诸州旁山之民, 以伐木自活,日往月 ,渐砍渐尽.川木既穷,又入谷中,千
百成群,蔽山 野,斧斤如雨,喊声震山.寒岩隐者,皆为驱逐,夺其居,食其
食,莫敢与之争.当是时,清凉胜境,几为牛马场矣.然兴废相寻,无往 .
万 庚 (八 ,1580)间,东莱顺庵胡公 贡守河东道,视兵雁门,因登清凉,
冥 圣境,目击其废,即有感焉.于时,巴蜀凤诸高君文荐巡抚山西,胡公归郡,
因白之高公,公具本题准,严加禁革,砍伐乃寝.
其题本云:「臣窃照山西自平型以抵偏, ,为边者千有余 ,东则 辅云,
朔,西则比邻 巢.总之,华夷之限,一山之隔耳.所幸 ,武 之间, 木
葱郁,资为保障,而五台一山,重岗深树,恃为内藩.父 相传,谓 山之树,
往者青霭相接,一目千 ,即为胡马跳 ,曾 得一骋而去.今砍伐殆尽,所存
者百之一耳.自前巡按贺一桂题请申饬之后,人心稍稍敛辑,而弊端尚未尽绝.
盖在 一带,则大同,浑,应居民庄窝盘据,以砍伐为本业,诘之则 逮党众,
能尽举而置之法,稍稍治其首 ,而余者又 放纵如故.且浑,应州官,秦,
越 视,往往护其奸您,辄归罪於山西之缉捕者.五台则奸商视贩木为奇货,往
岁依山取 ,每 动以万 .今自题禁之后,各商垂涎旧事,心未遽已, 以
2 汪道昆,〈经 京西 关疏〉,《太函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7-118册,影印万
刊本),卷90,页20b-21a.此文作於万 元 .
3 释镇澄,〈侍郎高胡二君禁砍伐传〉, 所撰《清凉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点校本,1989),
卷5〈名公外护〉,页99-101.
2
搜买旧木为名,乃私窃砍伐,希图夹带.且深山之中,人迹罕至,旧无设官,而
山寺僧官,势 微弱,又 能与之抗衡.是以奸商之辈,夏则千百为群,肆 窃
取,秋则假买旧木,因之驾运.在官府以为,旧木业以出山,无用之物矣,与其
以天地之材,任其朽败而无用,孰 稍稍变价,取千百之 以济边.殊 知旧木
非天 地涌,何以岁岁 绝 而此辈知有变卖旧木之 ,转相砍伐,何有已时
臣自去 稔知此弊,是以严 禁止,一 寸木 许变卖.此辈 遂其奸,又或投
托势要,广布大言,假以真定抽印,以供造办为因.且供造办与固边疆孰重 损
其所重,益其所轻,非所以为国也.矧抽印之木,民十公一耳,内 足以充其材
具,外有以虚其边防.而奸商势要藉以抽印,大言恐吓,以致官司莫敢谁何.臣
看得地之所恃以为险要者,山也;山之所依以为屏蔽者,木也.今边疆为蠹者有
二焉,矿夫穴山,奸民伐木.而边臣徒知穴山为患而禁之, 知伐木为患尤为大
耳.况五台一山为天下名胜,而今万阜童同矣,又何名胜之有 种弊以久,材木
将尽,然犹三 之病,可及畜艾时也. 姑息, 为严禁,将 孰任其咎 且
无根之民, 务稼穑,伐木苟延,山木有尽,岁月无穷, 以为久常之计 为今
之计,在 ,则尽 浑,应二州,无籍人等,尽 驱逐,而 州掌印官,亦当
以边疆为重, 许党护编民,则生 议.其在五台,僧官,巡检带 弓兵,日夜
巡缉,一有奸商,豪势砍伐,入山擒获赴道,以凭问罪.以后, 新木,旧木,
开变卖之端,但有一木出山至河川者,即坐本官以卖放之罪;奸商,势要 得
假抽印之名, 滋砍伐.庶乎事有责成,人无 ,而封疆藉以永固矣.伏乞皇
上疹 边防屏固久弊,敕下该兵部再 查访,速赐题覆,俯从末议施 等因.」
奉圣旨:「兵部知道,准议施 .」
长城民族的象征,抗战民族的独立,我用一生寻找长城和抗战的交汇点。
在未来世界长城作证,我和你来过这里
本帖由 老普 于2006-07-16 02:06:23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相关文章]
● 关于“明代长城附近森林砍伐史料校读” 【老普】2006-07-16 02:06:23 [3260] (6K)
○ 关于长城周遍伐木砍树问题: 【诗书】2006-07-17 14:03:50 [2139] (5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