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的另一个问题: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则在清大兴文字狱的时候,字刻何以幸免,研究出来更为全面。
这个问题太大了,超出了我的范围,我也无力研究。
10年前我去厦门,在山上最高点看到两块纪念阵亡将士的石碑很有意思一块是清兵收复台湾时,郑成功部下浴血奋战抗击清兵的碑。
另一块是清兵在福建马尾等地抗击西洋人阵亡的将士碑。
两块碑相距顶多十米,不曾被毁。我想,当初文字狱时,可能只牵扯几个案子,后来被夸大了,感觉是全中国的恐怖。
大道之不行也久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本帖由 诗书 于2006-12-10 14:34:07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相关文章]
● 明代吴王口敌台刻划文字再判断 【诗书】2006-12-10 04:45:34 [4179] (5K)
○ 好 【野人老J】2006-12-11 13:00:32 [2305] (无内容)
○ 好! 【火箭人】2006-12-11 10:02:19 [2268] (12)
○ 《明季北略·192条清兵入关》也有较详记载 【禾麦豆】2006-12-10 23:12:37 [2281] (2K)
■ 不错不错,你这个资料更详细! 【诗书】2006-12-10 23:55:16 [2313] (166)
■ 可以引用,提供人不必注明 【禾麦豆】2006-12-11 08:42:50 [2301] (82)
○ 小看法 【随手】2006-12-10 09:57:17 [2264] (327)
■ 仔细琢磨了一下,现这样理解就不会错了 【诗书】2006-12-10 13:49:16 [2336] (472)
■ 且慢,以街为籍贯似乎牵强,还可从容计较 【老普】2006-12-10 14:14:14 [2372] (190)
■ 街字是我加上去的,古籍中全部写为阙里,无街 【诗书】2006-12-10 14:17:09 [2340] (110)
■ 阙里街确实有之 【老普】2006-12-10 14:20:07 [2298] (52)
■ 你说的另一个问题: 【诗书】2006-12-10 14:34:07 [2305] (380)
■ 哈哈,你说的这些不就是研究吗 【老普】2006-12-10 14:43:35 [2298] (114)
■ 你说的没错。没有立碑,乃随意之作 【诗书】2006-12-10 14:47:48 [2380] (无内容)
■ 诗书真是急智 【福贵】2006-12-10 14:10:59 [2407] (无内容)
■ 随同志的提示太好了,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诗书】2006-12-10 13:13:24 [2266] (118)
○ 又一篇好文,献花一支 【积雪庐】2006-12-10 08:48:54 [2436] (52)
■ 请看这帮人在偷偷摸摸干吗哪? 【诗书】2006-12-10 14:03:41 [2310] (无内容)
■ 好象有点手忙脚乱,一定是不好上纸 【积雪庐】2006-12-13 07:41:11 [2277] (无内容)
■ 献花一支 ... 【积雪庐】2006-12-10 08:50:22 [2270] (无内容)
○ 道关里三字....? 【福贵】2006-12-10 07:03:00 [2615] (无内容)
■ 井陉兵备道是没错的 【诗书】2006-12-10 14:15:13 [2365] (1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