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看法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断句的后半部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明崇祯甲戌,奴酋内犯寇茨沟,我兵奋勇歼奴殆尽,奴拼死夺竹帛口而出。诚哉,我岗!我陵!我泉!我池矣!仲秋九日,井陉兵备道关里孔闻诗识,吴王口管总杨天受造”。
其中“井陉兵备道关里孔闻诗识”是一句。“井陉兵备道”是官名,“关里孔闻诗识”中的“关里”是地名。比如“南阳诸葛”、“博陵崔护”等。
本贴最后一次由随手修改于2006-12-10 09:58:50
那是梦里的事儿。
本帖由 随手 于2006-12-10 09:57:17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相关文章]
● 明代吴王口敌台刻划文字再判断 【诗书】2006-12-10 04:45:34 [4179] (5K)
○ 好 【野人老J】2006-12-11 13:00:32 [2306] (无内容)
○ 好! 【火箭人】2006-12-11 10:02:19 [2269] (12)
○ 《明季北略·192条清兵入关》也有较详记载 【禾麦豆】2006-12-10 23:12:37 [2282] (2K)
■ 不错不错,你这个资料更详细! 【诗书】2006-12-10 23:55:16 [2313] (166)
■ 可以引用,提供人不必注明 【禾麦豆】2006-12-11 08:42:50 [2301] (82)
○ 小看法 【随手】2006-12-10 09:57:17 [2265] (327)
■ 仔细琢磨了一下,现这样理解就不会错了 【诗书】2006-12-10 13:49:16 [2336] (472)
■ 且慢,以街为籍贯似乎牵强,还可从容计较 【老普】2006-12-10 14:14:14 [2372] (190)
■ 街字是我加上去的,古籍中全部写为阙里,无街 【诗书】2006-12-10 14:17:09 [2340] (110)
■ 阙里街确实有之 【老普】2006-12-10 14:20:07 [2298] (52)
■ 你说的另一个问题: 【诗书】2006-12-10 14:34:07 [2305] (380)
■ 哈哈,你说的这些不就是研究吗 【老普】2006-12-10 14:43:35 [2298] (114)
■ 你说的没错。没有立碑,乃随意之作 【诗书】2006-12-10 14:47:48 [2380] (无内容)
■ 诗书真是急智 【福贵】2006-12-10 14:10:59 [2408] (无内容)
■ 随同志的提示太好了,我又有了新的想法! 【诗书】2006-12-10 13:13:24 [2266] (118)
○ 又一篇好文,献花一支 【积雪庐】2006-12-10 08:48:54 [2437] (52)
■ 请看这帮人在偷偷摸摸干吗哪? 【诗书】2006-12-10 14:03:41 [2310] (无内容)
■ 好象有点手忙脚乱,一定是不好上纸 【积雪庐】2006-12-13 07:41:11 [2278] (无内容)
■ 献花一支 ... 【积雪庐】2006-12-10 08:50:22 [2271] (无内容)
○ 道关里三字....? 【福贵】2006-12-10 07:03:00 [2615] (无内容)
■ 井陉兵备道是没错的 【诗书】2006-12-10 14:15:13 [2365] (1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