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据吴印咸老前辈回忆,历史名片在涞源孙家庄拍摄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这张著名照片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我以前一直认为没有确证。原因是有的摘录文章多是二手货,将小庙和黄土岭战斗联系起来,而实际上孙家庄小庙离黄土岭战斗区域很远。以前多次往返涞源,没去孙家庄也是心存怀疑。

现在有网友提供了1965年3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一书中吴印咸先生本人的回忆如下:

“这张照片是我在战地拍的。当时,战斗在河北涞源孙家庄附近进行。医疗站设在离火线不到四五公里的小庙,既无邻居,有无树木遮掩,孤零零地座落在旷野路旁。佛龛已拆掉,壁画犹存;虽无雕梁,却有画栋。白求恩同志利用两个牲口驮子盖上一块门板搭成手术台,给伤员施行手术。时炮声隆隆,后备队和支前运输队穿梭经过小庙,担架陆续来到医疗站,气氛十分紧张。白求恩同志沉着地为伤员进行手术。这种崇高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的摄影镜头随着我的心情,很自然地把白求恩同志的形象拍摄下来。吴印咸摄影并说明”

这样当是涞源孙家庄无疑了。此次十一前往涞源将争取安排去孙家庄,不远,就在王安镇地面。看看白求恩战斗过的小庙,缅怀这位伟大的战士。拍摄照片,我们的十一活动又丰富了一个内容。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06-09-29 00:33:23

img_file=/photo/upload/2006/09/11594597600.jpg



本帖由 老普2006-09-29 00:09:20发表


1990年的小庙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图片出自涞源文史资料

img_file=/photo/upload/2006/09/11594850570.jpg



本帖由 流民2006-09-29 07:10:57发表


战斗在孙家庄小庙的白求恩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战斗在孙家庄小庙的白求恩
  周勤

  河北涞源孙家庄的乡亲们不会忘记白求恩同志在这里的日日夜夜,他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那座古庙也成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六七十岁的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万分:那是一九三九年十月,日本侵略军调集二万余兵力,向我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扫荡”。为了粉碎日寇的“扫荡”,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部队在沫源县境内,摆开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十月二十七日中午,在离著名的黄土岭战役前线只有十余华里的孙家庄村,来了一位满头黄发、长胡须的大高个子,他就是援助中国抗日的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他身着八路军的粗布衣,脚穿一双三叉脸鞋,来到这个地方,是征得聂荣臻司令员的批准,亲自率领一支医疗队抢救八路军伤员的。
  白求恩一到村,顾不上休息,就在这个居住着二十来户人家的小山庄选起手术室来。他从东家到西家,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可以做手术室。他和其他医疗队成员来到村西头一座古庙前察看,认为小庙周围地形好,庙前有一片平地,可以暂放从战场上拾下来的伤员,就将手术室定在小庙里。
  手术台是用老乡家的一块门板和石头搭起来的。白求恩用手比划着,说着老百姓听不懂的外国话。通过翻译,村干部召集大家从各自家里献出了木杆、门板、炕席、绳子、大锅、大瓮,很快就在小庙前搭起了帐棚,盘起了锅台,两个大瓮排放在帐棚前,用来盛放凉水和热水。他和他的助手把药品和手术器械整齐地放在手术台两侧。由附近几个村庄的民兵组织的担架队,已经向前线出发了。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他松了一口气。
  这时,白求恩发现庙台前的平地一边;有位抱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在大哭,旁边的中年汉子一边用袄袖子抹着眼泪,一边刨着坑儿。白求恩看到这个情景,跳下庙台想看个究竟,但这一男一女听不懂白求恩的话.翻译走过来,才知道是村里魏顺夫妇的小男孩发高烧死了,正哭着刨坑埋他呢。白求恩明白了,从妇女手中抱过孩子,一摸孩子的心窝,对翻译说:“让他们别挖了。”转身抱着小孩往小庙跑去。白求恩给孩子打了一针,不一会儿,孩子就哭出声来。孩子得救了,魏顺两口子很是感激,涕泪交加,忙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边区票子往白求恩手里塞,白求恩比划着不要。魏顺以为人家嫌少,就又掏出一张,气的白求恩把他们俩口子推出了小庙。事后,魏顺感恩不尽,杀了二只鸡,熬了鸡汤给白求恩送去,可白求恩没有吃,而是亲自一勺一勺地喂给了伤员们。
  第二天,从战场上抬下来的重伤员没有再给易县黄沙口医疗所抬,而是抬到了孙家庄。白求恩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给伤员们做着手术。每做完一例,他就去把伤员安排到老乡家里,让伤员们很好地休息养伤。一天下来,共做了二十多例手术。
  晚上,白求恩大夫也没有很好地休息。他趁着月光,从村西到村东,去看望伤员,一夜间,他对伤员巡视了三遍。
  十月二十九日这天,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担架队又陆续从战场上抬下了受伤战士。白求恩把手术台也作为战场,一个接一个地给伤员做着手术,从早晨太阳出山,他一直工作到下午二点多。
  村民何应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琢磨着给白求恩做点滋补身体的饭菜,就做了小米饭,还把自家的三只鸡杀掉,炖了一锅鸡汤,连同鸡肉送给白求恩,可白求恩怎么也不吃,把小米饭和鸡汤端给伤员们吃了。他说:“战士们把伤养好,身体强壮了,还要去打仗呢!”
  敌人的飞机在战场上空盘旋着,投下一颗颗罪恶的炸弹。这些丝毫没有动摇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信心。分区卫生部长赶来,对自求恩说;“从易县紫荆关方面来了一群鬼子,是对这个医疗所来的,分区首长要你们和伤员马上转移。”话音刚落,两个民兵从战场上抬来完县籍的(今顺平县)一个重伤战士。白求恩大夫好象没有听到卫生部长说得话,立刻对这名伤员进行抢救。通讯员报告:“敌人已经过了塔崖驿。”情况十分紧急,白求恩大夫边做手术边对卫生部长说:“请先安排其他伤员和乡亲们转移吧L这个伤员需要做完手术。”部长恳切地对白求恩说:“这儿太危险了,还是请你马上转移。”白求恩顾不上这些,他和助手仍然争分夺秒地为这个伤员做着手术。
  突然,一颗炮弹在小店一侧爆炸,瓦片飞落,尘土飞扬。通讯员又来报告:“敌人已到王安镇,离这只有五华里了。”部长对白求恩说:“白求恩同志,这里再也不能待下去了,请马上转移。”
  白求恩没有服从,他不顾个人安危,继续为伤员做着手术。不慎,白求恩大夫的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刺破,助手迅速给他包扎好伤口,镇定地给这最后一个伤员做完了手术,取出了弹头。这时,敌人离小庙仅有二华里。白求恩安排好最后一名伤员和助手们走后。收拾好随身携带的医疗器械,才骑上那头大青骡子,告别了孙家庄的乡亲们,告别了这座战斗过三天两夜的小庙,转移到易县川角一个大山洞里。
  当敌人气势汹汹地扑到村子,却看不到一个人影。看到的,只是那座残缺的古庙和满地带血的废沙布、棉球,还有盛水的大瓮和一锅烧开的消毒水。
  十一月一日,白求恩大夫在黄土岭前线附近的军区甘河净医院,为一位患颈部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做手术时,被刺破的手指感染引起中毒,病情急剧恶化,在离开孙家庄小庙十四天后的十一月十二日,白求恩大夫在唐县黄石口村邸俊星家不幸以身殉职。
  白求恩同志以他精湛的医术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忘我牺牲精神,激励着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黄土岭战役胜利了,这次战役,我八路军全歼日寇1500余人,击毙了日军“名将之花”阿布规秀中将。
(本文出自涞源文史资料)


本贴最后一次由流民修改于2006-09-29 07:35:21



本帖由 流民2006-09-29 07:33:45发表


翔实与遗憾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这是很详细的资料了,但是仍有致命硬伤。

“十月二十七日中午,在离著名的黄土岭战役前线”
“十月二十九日这天,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

这个日期黄土岭战斗还没有打响。
1939年11月3日,日军迁村大佐率约两个中队600余人越过长城白石口荡,在雁宿崖地区被我一,二,三团包围歼灭,迁村本人毙命。史称严宿崖战斗。

次日11月4日,阿部规秀为图报复,率1500人再出来源,仍然通过白石口南下。被我军诱敌深入,集中六个团主力部队,将敌团团包围在银坊-黄土岭-较场--寨头狭长山谷中,战斗到11月8日,歼敌900余人,打死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此为黄土岭战斗。

所以作为史料“十月二十七日中午,在离著名的黄土岭战役前线”这样的说法是硬伤,对立论不利。



本帖由 老普2006-09-29 09:16:24发表


白求恩在中国到过的主要地方图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06/09/11595278260.jpg



本帖由 流民2006-09-29 19:03:46发表


真是有心人,孙家庄在长城之南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普2006-09-29 20:39:17发表


第二组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06/09/1159527286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6/09/11595272861.jpg



本帖由 流民2006-09-29 18:54:46发表


一组孙家庄小庙当时的另外几张珍贵图片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img_file=/photo/upload/2006/09/11595272530.jpg

img_file=/photo/upload/2006/09/11595272531.jpg



本帖由 流民2006-09-29 18:54:13发表


哈哈,天上掉下一座山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有山就好,大致看来,小庙座西面东,北面是山。

十一期间我们正要到现场去,对上山势就好,解我十年之惑。

万分感谢“流民”网友。



本帖由 老普2006-09-29 20:36:24发表


向一切反法西斯的英勇战士致敬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还有一些当时的当事人所写的回忆录,整理后贴出来。



本帖由 流民2006-09-29 20:47:58发表


学习!致敬!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yt0072006-09-30 11:10:19发表


是的,我们去过白求恩逝世的黄石口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那里是典型的中国北方农村,

我们也穿行在太行山,每逢想到70年前一个外国人为了打日本,来到这些北方贫瘠的地方,最后献出生命,永远留在中国土地上,总是感慨万分,敬仰万分。



本帖由 老普2006-09-29 20:53:53发表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14988303184509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