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大鹰兄,关于那门炮的照片说明,恐难成为佐证。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一、杨成武部没有参加平型关主战场的战斗,而是在灵丘以东的腰站打援,目前关于腰站战斗的回忆,也没有缴到火炮的纪录。

二、平型关战斗的战果中,也没有缴获九二步炮以上火炮的纪录。

三、那张照片说明文字的可靠性很难证。

实际上,我迄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所谓日本史料考证的具体出处,引证者不知为何,都不引出出处。

日本方面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曾在注释中提及该部兵力为兵站汽车中队和辎重部队及掩护骑兵小队。但没有具体人数。张宏志《中日血战三部曲》中称有“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但一来与他前文矛盾,二来也没有说明出处。

四、可以确认的是,当时除了从灵丘来的辎重部队,还有从平型关返回的部队,另外,辛庄驻有日军部队(可能就是第三大队),该部日军参与增援沟内日军被围部队的战斗。

五、沟北的小寨,也有日军兵站部队被歼。

还需要进一步找资料。



本帖由 TwoStones2005-11-11 22:04:57发表


呵呵,炮,照片,疑问都是真实的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我十分倾向,照片的解说是真实的,理由有二
沙飞是37年8月到达山西,9月下旬到115师采访,9-10月是他采访的最早一批照片,这些照片的纪录今天看来准确无误。例如“塞上风云”是1937年10月杨成武支队向长城内外挺进;又如“挺进敌后”是1937年10月115师骑兵营向晋东北长城隘口挺进等。可以认为10月的一批照片是沙飞为八路军拍的最早一批照片(彼时沙飞还不是八路军)沙飞本人印象很深,所以纪录准确。
这门大炮的照片准确到日,即10月10日,历史上这确实是杨团第一次收复涞源的日子。但这个日期一般文献资料中很少提到,也就是照片的说明不太可能是查其他资料后补充,所以10月10日应该是原注。
这样我就比较相信照片和说明都是真实的,即1937年10月10日,杨团在收复涞原的战斗中使用了这门大口径炮。
所以我们的任务是是试图解释说明这门炮:
(1)平型关主战场缴获,据资料平型关后686,685等团分散到五台等地修正备战,直到115师分兵,这些团队没有大的战斗动作。而平型关打阻援的独立团和骑兵营则连续作战,如杨团继续在灵丘以东收复涞原,蔚县等。正因为独立团在平型关后立即有收复县城级别战斗任务,所以平型关缴获的大炮先给杨团用也未可知。地理距离上不成问题,从平型关战场到涞原县城马拉炮车,两天时间可到。
(2)腰站战斗缴获,腰站战斗可以算先遭遇,后伏击,缴获不详,日方参战部队说法不一,但可以认为在联队到大队之间的规模。联队级别的日军可以带较大口径的炮行军作战。有记录说,腰站战斗杨团后来追击日军,日军一直撤退到涞原县城,那末也可能是这个日军撤退过程中遗弃大炮,杨团就地俘获。这个可能性似乎更大些。
(3)我还没有完全信服大鹰的75mm说,倾向于更大口径,明天去军博看,拍照片。此炮没有留下其他战绩纪录的原因还是因为它口径大,除了当时随炮缴获的炮弹,八路军没有稳定的后续炮弹来源。另外从全炮尺寸上看,这门炮也必须马拉,当时的晋察冀八路军以山区运动游击战为主,也不太可能长期马拉大炮到处转悠运动。这门炮很可能只参加一两场战斗,打完炮弹后就解体破坏了,所以在战史上它没有形成更辉煌的战绩。
而沙飞照片的意义就在于八路军曾经“有此一炮”,缴获的。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05-11-12 03:11:15



本帖由 老普2005-11-11 23:16:53发表


还是有些问题……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首先,杨成武自己的回忆有与战史考证结果有一定差别。杨回忆是腰站战斗后追击日军一直追到涞源并轻取该城,而战史确认的确是在半月后的10月10日才拿下涞源。

其次,杨成武部此后似并未与主力会合,主力拉炮给他不仅仅是路程的问题,关键中间大道都有日军,拉炮未必会那么顺利。再者,杨支队并不担负主要作战任务,而陈旅还在集中使用,炮应该给陈旅才是呀!师主力似没有必要专门拉炮给杨支队。

平型关战斗日军方面稍微详尽一点的资料是《滨田联队史》,中间有个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龙泽中队”的回忆,文中称有一个“平岩大队”增援平型关,中途被“十多倍的敌人”包围,“终未到达目的地”,“似遭突袭而被全歼”,他们打扫完这部分队伍的残骸后上到岭上后,才发现“辎重车队”被歼的战场。

不知这个“平岩大队”,是哪一部分日军。需要查证一下。



本帖由 TwoStones2005-11-11 23:57:06发表


对,我的个人想法是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认为照片和照片的说明是真实的。

然后查找,分析缘由事因。

但是可能永远是猜想分析,因为找不到亲历老人了。

这门炮对当时的八路军来说,形不成战斗力,92步兵炮尚可解体用马驼,此炮则必须马拉前进。在晋察冀那样的山区,八路军步兵团很难用马拉着这样一门单炮到处转悠作战。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05-11-12 00:39:46



本帖由 老普2005-11-12 00:20:24发表


关于这门宝贝嘎嗒(!)炮,俺专门用照片之类回答老普双石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大鹰2005-11-12 10:24:50发表


那泥,老花镜套显微镜,还没看见宝贝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普2005-11-12 10:32:25发表


等等,俺吃饱喝足,另开贴谈这门步兵炮(山炮)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大鹰2005-11-12 10:41:59发表


得,快吃喝仨钟头了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老普2005-11-12 12:32:47发表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0087871551513672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