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驳《昌黎靖安镇汉柳城县、东晋龙城、北魏营州、昌黎郡 以及周边遗址文献记载与考证(附补充) 》 (上篇)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驳《昌黎靖安镇汉柳城县、东晋龙城、北魏营州、昌黎郡
以及周边遗址文献记载与考证(附补充)牎
(上篇)
以正史记载为依据谈汉柳城晋龙城北魏营州
以实际的考古勘探结论为依据谈靖安镇的“考证”
作者 新秋山人
靖安镇既不是汉柳城、晋龙城、北魏营州昌黎郡。其周边“遗址考证”结论是:“其一,靖安镇一带曾进行过包括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内的多次考古调查活动,均未发现东汉至南北朝的遗迹遗物。其二,通过对靖安一带进行考古勘探也未发现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层。说明该区域也没有东汉到南北朝时期人类长期活动的迹象”(石守仁《韩愈故里辨析》,见《昌黎文化研究》总第三期。石守仁先生是昌黎文物保管所考古专家,是靖安考古勘探的亲身参与者和见证者)没有人类长期活动的迹象,哪来的靖安镇?哪来的三燕都城?
相反,在辽宁朝阳不但挖掘出后燕昌黎太守崔遹的墓、北燕宰相冯素弗(北燕建国者之一)的墓以及动则上百座三燕墓葬,还在朝阳十二台营子出土有“柳城”字样的陶拍和印有柳城字样的板瓦。
第一部分
首先,我们援引正史史料为论据,批驳“靖安汉柳城说、晋龙城说、魏昌黎郡说”。李亚忠先生所引论据,是明代《永平府志》,其实早已被认定为“舛谬”而遭后修的府、县志予以修正了。同治四年《昌黎县志》:“《一统志》‘柳城在永平府西二十里,龙山在府西四十里。’永平府《旧志》‘柳城在昌黎县西南六十里。汉末为乌桓氏所据。曹操灭之,历魏、晋,为慕容氏父子所据。隋置县,属辽西郡。唐置营州。元省入昌黎为静安社。’二说不同。今府西二十里全无遗址,而静安社则嘉靖三十一年立为堡。然皆非柳城之旧也”,“是柳城在今永平之东北七百里,而慕容氏之龙城、昌黎及魏以后之营州并在其地。”

一 汉代的柳城:
《三国志·魏武帝纪》:“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平冈今辽宁凌源,柳城“东指”,是柳城在凌源之东。
《三国志·田畴传》:“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
《隋书》:“汉王谅伐高丽,军出临渝关,至柳城。”是柳城在临榆关之外。
《新唐书·地理志二》:柳城“西四百八十里有渝关守捉城”,“柳城,中。西北接奚,东北接匈奴”。 朝阳西四百八十里是河北抚宁县渝关,但靖安西四百八十里就是天津、北京了,哪里还有“渝关”!
《通典》 卷一百七十八营州柳城郡下曰 :“东至辽河四百八十里。南至海二百陆十里。西至北平郡(卢龙)七百里。北至契丹界五十里。……东北到契丹界九十里。” 靖安西七百里过了北京了,靖安北五十里是卢龙、东北九十里是渝关,哪里有什么契丹?(最后我们再逐字逐句的批驳李亚忠先生的“论据”)
二 晋代的龙城 :
《资治通鉴·咸康八年》:“柳城縣有白狼山、白狼水,又有漢扶犁縣故城在東南。其龍山,即慕容皝祭龍所也;有饒樂水,漢徒河縣城。” 晋咸康八年是342年,慕容皝就在这一年迁都柳城,更柳城为和龙城、龙城。这里明明说晋柳城傍白狼水(大凌河)。周围有饒樂水(今西拉木伦河)、汉徒河县(今锦州)。靖安既不傍白狼水、白狼山,周围也没有西拉沐沦河、也没有锦州城。能把晋龙城说成是靖安镇吗!
三 北魏龙城、柳城、营州:
《魏书》地形志:“营州治和龙城。太延二年为镇,真君五年改置”、“龙城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属焉。有尧祠、榆顿城、(白)狼水”。龙城、柳城今朝阳,昌黎今义县,棘城今义县西北阜新境内,三地紧邻,自然可以合并;但是静安却不可能跨越临渝和榆关与辽宁的义县阜新去合并。北魏柳城、营州、昌黎郡就是晋柳城,今朝阳,有白狼水。也是后来的唐营州(见《唐书》和《通典》)。靖安没有白狼水,而是傍濡水、碣石山,静安不是龙城昌黎郡。
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逐条逐句逐字审视李先生文章的论据。
(一) 汉柳城
李的文章说:“渝水即今戴河”:

《汉书"地理志》又记载:“交黎: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东部都尉治,应劭(汉献帝时泰山太守,约卒于东汉建安九年以前)曰今昌黎”。《读史方舆纪要》:“渝水(李先生把渝河偷换成渝水)源出塞外废瑞州境,东南流至联峰山西,又南入海”。即今北戴河西古城村,渝水即今戴河恰于其南入海。

再看看《读史方舆纪要》原文是怎样对比渝河、渝水这两条河:

  渝河,县东(抚宁县)二十里。源出塞外废瑞州(治绥中前卫)境,东南流至连峰山西。一名狮子河。出菱、芡、蒲、鱼,为民利。亦名泥蒲河。又南入于海。《汉志》:渝水首受白狼水。《水经注》:白狼水经黄龙城西,又东北出,东流为二水,右水疑即渝水也。西南循山径一故城西,世以为河连城,当即临渝故城矣。
“一名狮子河”“亦名泥蒲河”的渝河,显然和《汉志》的渝水不是一条河。
废瑞州是山海关外的绥中。西汉的临渝在朝阳东、义县西。
偷偷删去了渝河“一名狮子河。亦名泥蒲河”,这样渝河——当时发源于绥中的、抚宁县东的戴河就摇身一变就成了《汉书·地理志》中的渝水——源于黄龙城今朝阳东边大凌河白狼水的小凌河。这是李先生惯用的手法。
《读史方舆纪要》中的渝河,又名狮子河、泥蒲河,发源于绥中;《汉志》中的渝水,是小凌河的北源,是从黄龙城今朝阳东边的大凌河分流出来的。大凌河流到朝阳东北分成了两股水,右边这股水就是渝水。渝水向西南经过“河连城”,就是西汉时期的临渝城。《水经注》: “渝水南流东屈与一水会, 世名之曰榼伦水”,两水会于今朝阳县松岭门。榼伦水即“侯水北入渝”的侯水,也叫“参柳水”(《朝阳县志》和臧励和注《汉志》都说:“参柳水即小凌河”,绝不是李先生所说的昌黎柳河)。渝水(小凌河北源)的消失,使大、小凌河成为了各有水源的独立的两条河,榼伦水成了小凌河唯一水源。
到了东汉,辽西郡由十四县缩减到五县,原来在辽宁大凌河下游的那部分设置了辽东属国。临渝也由朝阳东北迁徙到了抚宁榆关一带。北戴河古城、戴河口一带,就隶属于临渝:《资治通鉴》:“匡曰:‘章武(河北黄骅)临海,舟辑可通,出于辽西临渝,不为难也。’跋许之……自长乐(冯跋老家长乐信都,今冀县)帅五千余户归于和龙”。《方舆纪要》北直八:“北燕褚匡言于其主跋曰:章武临海,舟楫可通,出于辽西临渝,谓此也”。当时叫做“辽西临渝”那里有什么“昌黎郡”!
戴河口(古城村)是临渝,有史可查有史可据;“渝水下流而当海口”的锦州湾,是“昌黎东”,昌黎郡的东境。而昌黎郡由昌黎县和宾徒县组成,昌黎郡东应当是宾徒县。顾炎武金毓黻两位先贤先后提出了渝水是小凌河看法,现在很受学界重视。“北戴河古城是昌黎郡”又是史学上一个大笑话!
地理学著作《读史方舆纪要》记录了昌黎县的柳河,再正常不过,却被李先生逮找了,驴唇硬对马嘴,把昌黎的柳河按在了柳城的“参柳水”(小凌河)上,就像把戴河按在渝水上一样。李先生还盛气凌人地亲自找到朝阳市:“柳城龙城是我们靖安镇,怎么变成你们朝阳啦!”真不觉得丢人现眼吗?(正像昌黎宿学老师说的把自己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其实龙城是朝阳就像长安是西安一样,是最基础的历史常识,可偏要挑战这种常识,而且像唐·诃德一样勇敢。
还有就是把朝阳的马首山按在滦县的岩山。《汉书地理志》:“柳城,马首山在西南。参柳水北入海”。马首山《晋书》作马兜山,《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和《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都注为“今辽宁朝阳市西南”。这也与《晋书》记载相合(慕容皝伏兵马兜山诸道破段兰)。《太平寰宇记》:“马首山。度辽之要路经此”。根据一句“岩山如天马峙于南”,李先生自己就敢私自把“岩山”改成马首山马兜山!顺手想把柳城从朝阳牵到静安,而且还大喊“柳城县是今昌黎西南五十里沿海之地的靖安镇,而绝非目前《辞海》等所称的是在什么远离海岸的今辽宁朝阳”(李先生不知道从曹操挖运河到乐亭城西的“新河套”,再到前燕时代“石赵筑城置镇于此”,而且“运谷千一百万斛于乐安城”,靖安东南五、六十里之外始终有个乐安城乐亭县,靖安怎么能“沿海”!?)我早就劝先生读读书吧!不要张嘴说话就露底。先生胆儿够肥的,谁都敢批评!《辞海》尚不在话下,何况《历史地名大辞典》!
抚宁学者李利锋在《古柳城县考》一文中说:“《汉书·地理志》辽西郡‘柳城县,马首山在西南。参柳水北入海。西部都尉治。’此当即今辽宁朝阳地区,非今昌黎县地”。
李先生说曹操征乌桓的柳城是靖安。但我们知道,曹操为了东征乌桓蹋顿,修运河以运军粮,挖平虏渠、泉州渠,挖新河一直挖到乐亭县城西二十五里“新河套”。陈寿《三志》:“从泃口凿渠径雍奴、泉州,以通河海”,《永平府志》 :“此京东通运之始也” 。《乐亭县志》引《水经注》 :“ 《水经注》云:‘濡水流经乐安亭(今乐亭县)南,东与新河故渎合。魏太祖征蹋顿,与泃口俱导。’今县内有新河套,其故迹也。” 《水经注疏》:“濡水东南流,迳乐安亭南,东与新河故渎合。魏太祖北征蹋顿故道也”。既然新河套是曹军的“故道”,距离静安近在咫尺(不过五、六十里),为什么不就近攻城,还要几十万人出卢龙塞,堑山堙谷,去画一个毫无疑义的七百里的大零圈再返回静安?岂不徒然留下笑柄惹人耻笑而已。您以为曹操和您一样傻呀,天大的笑话!
(二) 晋龙城
李先生写道: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旧志云:昌黎在静安,……静安有一碑,自叙其地为慕容都”。李先生在这里使用惯用手法,掐头去尾,截去后半句,断章“曲”意,企图以“碑文自叙为幕溶都 ”来证明靖安就是慕容都龙城。可是我们看完原文整句,就会明白:“静安有一碑,自叙其地为慕容都,其中事迹错谬,年代乖舛,不可悉数。夫慕容,一鲜卑耳,岂足援之为重,何舍可据之柳城军,附此鲜卑名下哉?”请问李先生,这是说靖安是慕容都?这是说这块碑文“事迹错缪年代乖舛”!
李先生说: “按《方舆胜览》(南宋祝穆著)燕慕容皝僭号,有黑白二龙降于西山,交首嬉戏,祀以太牢,改柳城为龙城而都之,以柳城西北龙山之南为福地,今龙山正在静安西北”。恕笔者浅陋,《方舆胜览》虽然草草浏览,确实没时间仔细通读。但据笔者所知: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六十八 《方舆胜览》(两淮盐政采进本):“是书前有嘉熙己亥吕午序,盖成於理宗时。所记分十七路,各系所属府州军於下,而以行在所临安府为首。盖中原隔绝,久已不入舆图,所述者惟南渡疆域而已。”
“所述者惟南渡疆域”,南宋十七路,唯江南疆域“而已”,并不涉及长江以北。理宗时,昌黎靖安已入金百余年,南宋祝穆何独钟情于斯,在南宋的地理书中偏偏要记述金朝领地靖安镇的龙山?这可能吗?还是李先生自己说说,到底看没看见过《方舆胜览》?哪章哪节、哪路哪府记载着靖安龙山?要记住昌黎靖安龙山是在大金朝中都路平州广宁(昌黎)县治下。
扯大旗作虎皮,装腔作势,也是“做学问”的高招吗?李先生其实常常把自己没有看懂的和没有看过的史籍,拉出来装点门面。
李先生还抬出来一个奇妙至极的说法:“朝阳只叫‘黄龙城’而并未称过‘龙城’”,而且 “ 2004年评选出的我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却把辽宁朝阳黄龙城的宫城南门遗址误称为是什么‘辽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这也是错误的’”。 不但十大考古错了,国务院也错啦!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素弗墓,1965年发掘于北票市西官营镇馒头沟村将军山(距龙腾苑十公里),发掘错了!因为李先生考证出了:“冯跋死后也‘葬长谷陵’,即今抚宁板厂峪(现考证应在今昌黎长峪山)”(以上均见李亚忠《目前教科书中对韩愈“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的诠释是正确的》)。北票的冯墓出土了冯旳四颗金印。该墓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徐秉琨、冯永谦主持并撰写了发掘报告《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刊于当年的《文物》。冯墓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重点保护单位。可李先生又是怎么“研究考证”出冯墓又出现在昌黎长峪山?那一年的事?国务院没给您保护哇?国务院何以厚此薄彼!
难道我们现在的学术环境是允许这样明目张胆地弄虚作假吗?这样公开地红口白牙地愚弄、欺骗民众吗? 这是不是要跌破做学问的道德底线?人品的底线?
李先生完全否定清代唐秦地区文史学、方志学的最高成就和最杰出的代表——宋琬、马恂、史梦兰。认定康熙年《永平府志》的编纂犯了弥天大错,把丰厚的三燕文化都白白推给了朝阳。并且还振振有词,说顾炎武拒绝参与永平府修志,是因为“顾炎武对当时正在修撰的康熙二年修十八年续的《永平府志》中将原来明代《永平府志》中所记载的所有唐代以前原本属于今秦皇岛地区的古营州等历史文化全部都给篡改和删除出去的‘故于古之所谓昌黎、柳城、和龙之事,皆不录此’的错误做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质疑”。顾炎武真的不满吗?那到底是谁把龙城柳城推给了朝阳?——顾炎武在《京东考古录·辨柳城》中说:“今府(永平)西二十里全无遗蹟,而静安社则嘉靖三十一年立为堡,然皆非柳城之旧也”,“柳城在今永平(卢龙)东北七百里,而慕容氏之龙城、昌黎及魏以后之营州并在其地。” 正是顾炎武自己推出七百里、推给朝阳的!李先生看没看见过顾的文章呢?没看过就敢说,到底是怎么揣测出顾炎武的不满呢?如果看过那就更严重——那就是公开的弄虚作假!
现在说黄龙城是不是和龙城、龙城?李先生说:“朝阳只叫过“黄龙城”而并未称过“龙城”,并且也只是在高宝宁被任命为营州刺史后至唐代开元年间才作过一段营州”。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曹魏时,柳城为昌黎县地,后因名和龙称为黄龙城。后魏为营州治”(柳城因为叫和龙城才叫作黄龙城,柳城在后魏也就是北魏时代就已经叫做营州了)。《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二:“燕王(北燕冯弘)数为魏所攻,遣使臣诣建康称藩奉贡。癸酉,诏封为燕王;江南谓之黄龙国”。 《宋书》夷蛮传:“义熙初,(慕容)宝弟熙为其下冯跋所杀,跋自立为主,自号燕王,以其治黄龙城,故谓之黄龙国”。“沈约曰:北国以和龙为黄龙府”。可是李先生却说:“朝阳只叫‘黄龙城’而并未称过龙城”。是那么多部史籍错了,还是李先生错了?——李先生说对了几句呀?好好读读书吧。史籍上明明写着黄龙城就是北燕都城!
李先生说:“今昌黎靖安镇三燕龙城遗址三米深地下所挖出的粗布纹碎瓦也都有明显的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犑率凳钦庋穑课颐强纯淳赴惨淮脊沤崧凼牵骸捌湟唬赴舱蛞淮泄ǖ谌稳奈锲詹樵谀诘亩啻慰脊诺鞑榛疃捶⑾侄褐聊媳背囊偶R盼铩F涠ü跃赴惨淮锌脊趴碧揭参捶⑾侄褐聊媳背逼诘奈幕恪K得鞲们蛞裁挥卸旱侥媳背逼谌死喑て诨疃募O蟆保ú栉奈锉9芩脊叛д呤厝省逗世锉嫖觥罚恫栉幕芯俊纷艿谌冢?蠢茨媳背逼诰兔挥姓飧鼍赴舱颍热幻挥腥搜蹋卫吹娜喽汲恰傲恰⒘恰保慷摇安枘喜科皆兔环⑾止旱侥媳背娜魏我盼镆偶!A山鹞幕阒率钦胶菏逼诘奈幕恪薄D训烙质恰暗谌稳奈锲詹椤贝砹耍空飧鑫幕憧瞻字缸徘莱舻娜嗔抢刺畈孤穑
(三 ) 北魏营州和昌黎郡
《魏书·地形志》:“营州:治和龙城”。
李先生说黄龙城是在朝阳,史籍说黄龙城就是龙城,既然营州“治龙城”,那就是说营州治在龙城黄龙城朝阳啦,李先生没的说吧。
“昌黎郡…县三:龙城: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属焉”(地形志)。
棘城“在今辽宁义县西砖城子。三国魏属昌黎郡昌黎县”(历史地名大辞典) ,棘城“位于今辽宁义县西北 ” (少数民族大辞典 )。龙城朝阳、棘城义县西、昌黎义县三地紧邻能合并也没的说。如果龙城是靖安,那隔着万水千山能和棘城合并吗?也要像曹操“堑山堙谷”七百里吗? 另外,《晋书·地理志》:“昌黎郡汉属辽东属国都尉,魏置郡。统县二,户九百。昌黎宾徒。” 宾徒县今锦州北(小凌河东岸),是能和古城村、还是和靖安镇组成昌黎郡呢?中间隔着成周郡绥中、徒河县(小凌河西岸的锦州)。昌黎郡曾隶属“辽东属国”。而辽东属国的范围是西从锦西、义县,东到辽河下游的台安、盘山、营口一带,静安和絫县一带远着呢,根本不在辽东国境内。靖安、絫县、北戴河历来都属于辽西郡,怎么能属于辽东属国?静安和絫县东汉属于临渝县,在晋代属于海阳县(静安西边的马城是海阳县治,靖安东边的泥井是归入海洋县的旧絫县,中间夹着的靖安能不是辽西郡海阳县吗?辽西郡的海阳县怎么会成为龙城!)
下面是辽西郡 和 辽东属国疆域图 静安在辽西郡、不在辽东属国境内。
下面是辽西郡 和 昌黎郡疆域图 静安在辽西、不在昌黎郡境内 (地图出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本贴最后一次由马骧民修改于2017-02-07 10:10:47


马骧民
本帖由 马骧民2017-02-04 11:54:11发表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表状]


[相关文章]
   驳《昌黎靖安镇汉柳城县、东晋龙城、北魏营州、昌黎郡 以及周边遗址文献记载与考证(附补充) 》 (上篇) [网址] 【马骧民】2017-02-04 11:54:11 [3242] (14K)
     既然先生说清同治县志比明府志对,越后面的越对,那这个更对,我们还争什么呢 【山海关李亚忠】2017-02-04 20:08:57 [2954] (无内容)
       府志对还是24史对 [网址] 【马骧民】2017-02-07 15:10:51 [2655] (176)
         当然是我文中引用的二十五史等和府志、县志中的那么多正确记载都对 【山海关李亚忠】2017-02-08 19:18:17 [2707] (无内容)
           当然了,笔者引用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中的“渝水”与“渝河”之间是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并没错。 [网址] 【山海关李亚忠】2017-02-09 01:38:56 [3283] (4K)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043299913406372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