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 发新帖 :: 刷新 :: 小站首页 :: 登录/注册

其实不过就是一层窗户纸,何苦打哑谜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在关于山海关西门的帖子里,老普说“缺乏一个沟通的渠道”,这问题没这么严重吧,要沟通的那些人有好些都在老郑前几天发的照片里呢。其实不过就是一层窗户纸,何苦打哑谜啊,大家都不捅,俺不怕得罪人,俺把它捅个小窟窿透透气。呵呵。

山海关古城保护规划编制:主持人阮仪三(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周俭(上海同济大学教授)。

山海关关城保护规划编制:主持人张立方(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刘智敏(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

山海关古城保护专家组:顾问罗哲文,组长谢飞(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成员付清远(中国文物总局总工程师)、张之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等。

顺便说一句:保护专家组曾经在西门的修复过程中于2005年和当地以及营造公司吵过一次,并且因此停工整改,部分拆除重建。但那次并不涉及楼子,是为城门基础和城墙马道的施工技术错误。

再顺便说一句:罗哲文老先生当年主持东门修复工程的时候,那西门的楼子可还没塌呢,他老人家是亲眼见过西门而且懂古建的人,现在的这个西门到底像不像旧社会的那个,他老人家确实应该说句话。



本贴最后一次由为您服务修改于2009-08-03 08:47:24



本帖由 为您服务2009-08-03 08:44:13发表


呵呵,说了,山海关现存门楼是清代建筑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清代算么啊,所以复建的是按“明代规制”。

别小看这一句话,按这句话,即使罗哲文老先生亲眼见过西门楼,也可以不算数。因为罗老先生见到的是“清代建筑”,不是“明代规制”。所以即使罗老先生坚持也没用,更何况我们。

概况
山海关古城工程
投资18亿;
号称“河北文化一号工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本帖由 老普2009-08-03 10:18:46发表


反清复明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不枉为天地会弟兄
要得要得

比起紫荆关弃明从清
在民族大义这一条上
就先立于不败之地

尔等何为聒噪



本帖由 长啸2009-08-03 12:05:02发表


呵呵,思路敏捷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一句“明代规制”就刀枪不入,抵得上百万兵,千般考证

本贴最后一次由老普修改于2009-08-03 12:35:40



本帖由 老普2009-08-03 12:33:03发表


这个有创意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死无对证啊。

东边清,西边明?清明?呵呵。



本帖由 火箭人2009-08-03 10:25:40发表


清明时节刮鬼风,,呵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野人老J2009-08-03 10:54:32发表


引文有出处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在毁坏以前,称作"迎恩门"的古城西门是清代建筑。在对迎恩门遗址进行充分发掘、寻找佐证的基础上,古城开发指挥部规划部主任杨晓军与省文物专家一道,于2004年8月,顶着酷暑,行程万余里,先后赴北京、西安、嘉峪关、阳关、下花园、鸡鸣驿、张家口、宣化等地考察古城楼。30多天里,他们白天搞外业,量尺寸,画形制,晚上碰头讨论,整理笔记,回来后又全面梳理材料,写成详尽的考察报告。最终国家文物局批准:按明代规制复建迎恩门。”

有铁的证据表明,1900前后,镇东,望洋,迎恩三门楼形制完全相同。所以就可推论了

迎恩门是“清代建筑”,则镇东,望洋也都姓清。
然后古城保护又按“明代规制”建迎恩,清代规制见望洋。

解读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工程



本帖由 老普2009-08-03 10:39:18发表


去阳关做啥子?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其他几个关,似乎也没几个城楼是明代剩下的。



本帖由 火箭人2009-08-03 13:26:57发表


都是互相糊弄。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随手2009-08-03 09:51:37发表


这个要顶!
[关闭] [编辑] [删除] [管理] [树状]



本帖由 火箭人2009-08-03 09:33:36发表



www.thegreatwall.com.cn 提供支持    版本:greatwallv2.0.0
Time: 0.0086479187011719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