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站 ::   您正在浏览:长城保护 〉专题报道 〉走马长城 —— 山西长城保护现状调查

走马长城
图/文:山西晚报 梁保忠 吕国俊 2005.08~11 整理:带刀行者

走马长城(13):穷困巍巍偏头关
带刀行者 于2005-11-04 14:24:56发表于长城小站
“黄河曲曲涛西下,紫塞隆隆障北环。”明人崔镛的《偏头关》,形象地说明了偏头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它在当时边防中的重要地位。诗中这座偏头关,就是现今晋西北的偏关县城。

偏头关西邻黄河谷地,东倚芦芽山脉,因地形“东仰西伏,似人首之偏隆”而得名。它与宁武关、雁门关 合称明代长城“外三关”,而且是“外三关”之首。偏关在明代共有6道长城,总长度达400多公里。东有内长城,北有外长城,在黄河东岸上还有一道“黄河边”。从这一点来说,偏关也许是全国拥有长城最多的县了。

三面长城环抱

10月19日中午,记者来到偏关古城。县城位于一个山坳中。穿过窄窄的街巷,来到现在仅存的南门,老远就看见青砖筑就的城墙托起一座三檐三层的雄伟建筑,硫璃瓦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金光,朱红的柱子,雕刻着各种图案的横梁和栏杆,不禁使人想起这座关城曾经的辉煌。从城楼上的碑记可知,这座关门是1997年重修的。

史载,明洪武二年(1369)设太原五卫,镇西卫置偏头关;明宣德四年(1429),偏头关更置总兵官,辖营堡二十九个,设兵万余;直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太原镇总兵移驻宁武关,100多年间偏头关一直处于军事上的鼎盛时期。站在1997年重修的这座城楼上,但见四周岩壁立,东有内长城,北有外长城,西临黄河,在黄河东岸上还有一道“黄河边”。位居三面长城的中央,偏头关扼咽喉而守,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石头上的村庄

20日上午,记者从偏关县出发,前往县城西北的老牛湾堡。这是长城和黄河在山西境内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老牛湾堡是一个奇特的村庄,全村的房屋全部就地取材用石头垒成,而且整个村庄就建在一块大石头上。村民屋内的“地板”就是天然的石头。从堡后北行约50米,有一座建于明代的敌楼,当地人给它起了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护水楼。该楼建于明嘉靖二十三(1544)年,高23米,以条石为基,砖砌而成。登上护水楼,崖底的黄河水在千丈峭壁间平静地流过。万里长城起伏于河东岸的山崖上。据了解,这样的护水敌楼在全国长城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

记者正在护水楼前徘徊时,从村中走出一位老人,和记者攀谈起来。她叫乔桂香,66岁,有两儿三女。儿女均已成家,有些不一般的是二儿子也“嫁”出去了。“没办法,住在这又穷又偏的地方,没有姑娘肯嫁到这儿来,只好招出去。”老人言语中带着抱怨。老两口和大儿子种着两亩旱地,平时大儿子就在黄河里打渔。“也挣不下个钱,打不到大鱼,最大的才一斤多重,和我们小时候的黄河鱼不能比。”

风景那边独好

隔河而望,内蒙古一侧也有一个村庄。乔桂香说,那里也叫老牛湾,大部分是过去“走西口”的偏关老牛湾人的后代。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公路已经通到村中,而且还修了一道“新长城”。和偏关苍老的长城相比,那段“新长城”十分气派。乔桂香说,那是个渡口,一个姓任的内蒙古人在开发。“人家内蒙古比咱重视,走在咱前头了。咱的路修了好几年了还没修通呢!”

黄河水从长城脚下静静地流过,在老牛湾画了个大大的“S”。晚秋的阳光下,无论长城还是黄河,都默不作声,无言地注视着脚下的老牛湾堡。

注视了几百年,老牛湾还是老样子。

本报记者梁保忠文/图


山西晚报 2005-10-25


编辑:火箭人
[ 返回 ]

[相关链接]
热爱长城,热爱生活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05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