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站 ::   您正在浏览:长城保护 〉专题报道 〉走马长城 —— 山西长城保护现状调查

走马长城
图/文:山西晚报 梁保忠 吕国俊 2005.08~11 整理:带刀行者

走马长城(15):“老文物”轻抚长城诉心声
带刀行者 于2005-11-04 14:17:46发表于长城小站
10月24日,记者来到河曲。

县里的人说,河曲没有文物所,只有博物馆。记者找到河曲县博物馆,馆长却说他不了解河曲长城,让找前任馆长马福善。

花甲老人迷长城

马老今年62岁,瘦瘦弱弱的一个老头儿,他是一位敬业的“老文物”,近几年虽然退休,但仍心系着河曲的文物事业,特别是长城。提起长城,马老就特别认真。原来曾有一位全国长城专家来过河曲,但在他的书中却没有介绍河曲长城。马老一说起来这件事就连声说遗憾:“河曲的长城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介绍全国长城的书中不能不介绍河曲长城!”

随后,马老说,河曲石梯隘口是内长城的起点,与记者一起去河曲的施建飞说:“不对吧,应该是外长城。”马老立刻就跟他急了,怒目圆睁地说:“没有你这种说法,史料上都说这是内长城!”

“守河十墩”护河曲

从城北的梁家碛,到城南的石梯子,再到城西的西口古渡,马老花了整整一天时间,陪记者去看长城。马老说,河曲县长城的亮点在“守河十墩”,就是县城附近“黄河边”上的十个敌台。墩台并不罕见,但之间的距离只有一二百米的墩台就罕见了。这样近的距离,主要是便于军士打仗时互相照应,各墩台靠放箭就能封锁城墙。

据清朝同治年间《河曲县志》记载,入明以来,鞑靼、瓦剌等部族趁黄河结冰时不断南犯,河曲成为前沿战场,故明朝在正统至万历年间修筑了“黄河边”,从偏关老牛湾直到河曲石梯隘口,全长100多公里。期间不断加固完善,并在每年冬季从偏头关调兵万余名“冬防”。明王朝和蒙古军有记载的大型战事达数十次,最惨烈的一次战事是嘉靖三十八(1559)年,瓦剌部入侵河曲,守城八百士卒奋起抵抗,全军覆没。但在大多数的战斗中,明军凭借“守河十墩”的坚强堡垒就可展开积极防御,蒙古军始终未能攻下河曲。

残破敌台历沧桑

县城中相邻的两个敌台是第八墩和第九墩。尽管直线距离很近,但由于被房屋街巷分割,仍需绕半天才能到达。第九个敌台是砖砌空心的,方梯形,底部边长21米。因四面有十八个箭窗,又名“九窑十八洞”。马老说,这里面可以驻兵一百多人,适合长年驻守。敌台门被改成了小木门,台顶部已塌落,看得出里面曾有人住过,外墙大部分被扒去包砖,而与敌台相连的城墙已踪迹全无。第八个敌台蜷缩在县城一角,是砖砌实心的,但砖被扒得只剩下半截了。

马老领着记者逐个看“守河十墩”。第六个敌台是土夯墩,被挖开做了两间宽敞的住房。“这些墩台遭的劫难,大多数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马老说。

在城北的北园村,马老指着开阔的平地上一字排开的五个敌台说:“那就是‘守河十墩’的前五墩。”顺着一片黄黄的玉米地望去,一道低矮的长城出现在眼前。在它上面骑着的敌台或砖砌或土夯,或空心或实心,有的建在长城之上,有的建在长城之外,有的高达十五六米,有的却只有七八米高,但仍然高出城墙四五米。

马老一遍遍地摩挲着长城粗糙的皮肤:“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比我孙子都重要,因为孙子还可以生,长城却再也生不出来了……”

本报记者 梁保忠 文/图
2005-10-31 山西晚报

编辑:火箭人
[ 返回 ]

[相关链接]
热爱长城,热爱生活 —— 长城小站 © 版权所有 1999~2005
1710